“陰雨雪天氣插泥腿的日子終于熬到頭了!這可多虧了扶貧工作隊和供電公司的幫助……”自從村里的入戶道路實現了硬化,潘集區平圩鎮林場村的群眾今年冬天再也不用發愁了。扶貧專干的心中更多的是一種釋然和感觸:扶貧只要真正幫到點上、扶到心上,收獲的肯定是群眾最真誠的笑容!
實施“百企幫百村”,打贏脫貧攻堅戰,潘集供電公司自2016年作為幫扶企業與平圩鎮林場村結對后,強力推進走訪調研、入戶慰問、項目實施、產業扶持等措施,積極幫助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幫助貧困村實現了脫貧攻堅質與效的顯著提升。
幫扶融入真心,微處盡顯真情
根據國家電網標準化建設戰略布局,潘集供電公司把幫扶工作與電網改造有效銜接,堅持優先改造幫扶村內供電設施。于夏季高溫天氣,抽調專人,加班加點,完成豎電桿、布主線、入戶線、上戶表、新建配電臺等專業工作,確保村內生產和生活用電需求,有效解決了林場村的低電壓問題,供電質量大幅提升。
為確保全村群眾用電安全,公司安排專業人員通過入戶走訪、發放宣傳冊等方式積極宣傳用電安全知識。在排查建檔立卡貧困戶李家生家時,工作人員發現其家中用電線路開始老化,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排查組立即根據老李家用電情況布換了戶內所有用電線路,安裝了漏電保護器,并臨時安排人員到集鎮上買了插座、開關、電燈等用電設施安裝調試。
當排查組告訴老李是免費服務時,老李不相信地看著駐村工作隊說,“那不成,那不成,就這都已經麻煩、勞累你們半天了,哪還能有不出錢的道理!”,一邊說一邊非要把錢往排查組的工作人員手里塞,直到駐村工作隊負責人握著他的手,跟他說了一番情況后,他才收住手,可嘴里卻在念叨著:“換了好些個零件,哪能讓你們出錢,這該如何是好,這叫我咋辦?”在場的人都被老李的質樸逗樂了。
特色產業帶動,效應日漸凸顯
結合近兩年林場村特色產業不斷涌現的實際情況,潘集供電公司在特色產業企業用電設施方面更是給予了人力、物力、資金上的大力支持,無償把動力電源布送到田間地頭,為特色農業產業高標準農田建設解決了后顧之憂,受益農田達1000余畝,特色企業發展農業產業的信心倍增。
淮南市閱然生態農業公司是2017年6月林場村引資的特色企業,入駐林場村后當即流轉了100余畝土地,急需對該宗土地實施標準化改造,沒有電力保障一切都是空談。公司負責人焦急地找到駐村工作隊,一舉解決了電力設施問題。
現如今,該公司實現畝產水稻1000斤、泥鰍1000斤、蔬果300斤的效益,畝產值過萬元。該公司的稻鰍綜合養殖技術,不僅得到了各級政府和社會的好評,更是極大地激發了當地群眾發展特色農業產業的濃厚興趣,激活了當地農業產業轉型的新思路。
今年70歲高齡的村民孔令虎,老伴患有重病需要照顧,當看到特色產業發展有如此好的收益后,按捺不住躍躍欲試的心情,在積極參加特色種養殖技術培訓、多次找到駐村工作隊征求意見后,利用自己的3畝地開始了稻蝦養殖。
今年秋收時節,駐村工作隊走訪時,老孔算了一筆賬:“原來一畝地種水稻和麥子,除去種子、肥料、農藥、機械等生產成本后一畝地最多純收入六、七百元,現在龍蝦平均二、三十元一斤,我這生產的稻子不打農藥、不上化肥,供不應求,三、四元一斤被親戚們就搶完了,最少比原來還多收入三倍到四倍,要是早幾年走這條路,日子肯定早就富起來了!”。
脫貧不脫幫扶,扶貧再發力
幫扶重在項目精準實施、精準發力,潘集供電公司在積極發揮企業自身優勢的同時,更加注重不斷創新幫扶思路、謀劃幫扶項目、推動項目落實。
借西電東輸100萬伏特高壓拆遷機遇,潘集供電公司積極協調上級供電部門,為幫扶村及時協調落實搬遷安置各項工作。針對林場村部辦公、活動場所功能不完善的現狀,通過多方努力,積極爭取70余萬元資金新建了村黨群活動中心,建成了標準化黨組織活動場所和為民服務大廳,全面提升了村功能服務水平。
林場村圓滿實現村出列任務后,潘集供電公司沒有停住幫扶的腳步,繼續跟進當前精準扶貧、污染防治和鄉村振興等各項攻堅政策的實施推動。
在與駐村工作隊、村支委多次座談中,潘集供電公司精準把脈群眾的需求,清楚地認識到進一步筑牢思想政策宣傳陣地的迫切性。經溝通交流、現場觀摩、實地規劃后,投資近5萬元捐建了兩列高規格的村宣傳欄、公示欄,保障了國家各項惠民政策宣傳深入人心、各項村務工作公開、透明,進一步夯實了村級思想文化宣傳陣地,為今后各項工作的順利推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記者 柏松 通訊員 聶宏偉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