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潘集“四二O夾溝鄉農民文化體育節”始創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前期,距今已近四十載,一個鄉村的文化體育活動,是如何被宣傳出去,讓天下人知曉的?此時此刻,回想起來,其詳情大多隨時光淡逝,無法細說了,但當初的一些場景與情境卻因涉身親臨,至今依舊歷歷在目……
萬里濤回,看滔滔不斷,東去流水。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在淮南日報做副刊編輯,那年初春,我去潘集采風,區文化局一位友人告訴我說他們那里有個夾溝鄉,農民文化體育活動搞得不錯,正在籌備農民文化體育節盛會呢,要不要去看看。鄉民舉辦文化體育活動,而且還上高到“節日”的境界,新鮮又壯麗。黃云壟畝,紅雨村莊,春風徐來草生香,一定得去。
于是在區文化局友人的陪同下前往,夾溝鄉地處偏遠,不通公交,只好乘坐了“小蹦蹦”。一位略顯瘦黑卻極為精明強干的鄉干部接待了我,經介紹,得知他是夾溝鄉的黨委書記,也是即將舉辦的農民文化體育節的創始人,名叫程隆嵩。初識并接觸后,尤讓我驚詫不已的是這位精干的鄉領導不止是個有著開放思想和開拓精神的基層干部,還是位文化底蘊極為深厚,并愛好詩詞寫作且寫得水平非凡的文學中人,不免讓我一經相識,幾句言談過后,頓然生出由衷的敬意,定當刮目相看了。當天在鄉政府會議室,由程書記主持,召開了各村村干部和文化體育骨干出席的座談會。大伙爭相發言,為我這次采風活動提供了豐富多彩難得一聞的信息資料。
第二次踏上夾溝大地,和風鬧燕鶯,麗日明桃杏。又是四月陽春,走在淮上平原鄉村大道上,一群群身著運動服的青年男女踏著田間小徑,溪流般地從各個村落里流來。
一輛雙輪手拉車,車上躺著一位老人,由兒子拉著要去參加象棋比賽;
一根三節棍,兩把青霜劍,一位中年農民,身后跟著他的幾個兒女,躍躍欲試,參加武術表演去;
一位年逾古稀的村支書主動要求帶隊,率領他的農民體育小分隊也興沖沖地趕來;
還有從四鄉八村流來參加龍燈、彩車、旱船、高蹺……花花綠綠燈會舞蹈表演的人群;
還有從專業戶作坊流來的或參加比賽,或切磋技藝的手工制作、豆制品土特產品的車與擔的匆匆步履;
還有遠從鄰鄉鄰縣興致勃勃趕來聚會觀光和洽談經營的商賈和游客;
……
從百歲老人到乳牙孩童,萬家千戶,扶老攜幼,紛紜沓來,朝著他們的人民政府的體育大院匯攏了。旌旗招展,爆竹轟鳴,隊列雄壯,歡聲雷動。全部由莊稼人參加的各種田徑項目,武術、技巧、球類、棋類、民間藝術、燈舞及各種工匠操作將在這里競賽或獻藝。真個是淮水浩浩西來,水面云山,地面賽臺,賽臺相對,天與安排!
這就是淮南市夾溝鄉農民“文化體育節”的前奏曲,是古老的鄉村人民自辦的文化體育盛會,田野作賽場,清一色的農民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記分員,賽程多達三十多個項目。于是,一個有夾溝鄉農民創辦的文化體育活動的盛大節日在淮河平原上宣告誕生了,鄉黨委和鄉政府就把春色宜人的“四月二十日”定為“夾溝鄉農民文化體育節”,每年舉辦一次,并作為法定的傳統節日寫進了有三萬人眾的夾溝鄉村史冊。
1984年4月20日,第一屆“農民文化體育節”在夾溝揭開序幕,有六百名農民運動員參加了包括跳高、跳遠、單雙杠、籃球、羽毛球、乒乓球、鐵餅、標槍及棋類等二十四項比賽,從教練員、裁判員、記分員到發獎儀式,都是按照正規比賽的程序進行。
幾次采風歸來,一直被農民文化體育活動的熱情和勇力驚撼,心頭掀起一陣陣難以平息的浪濤波瀾。這么個古老鄉村的農民文體活動的一大盛會,并上到法定的節日,算是驚世創舉,史無前例,卻只有本地區本鄉鎮得知,間或波及臨縣臨鄉,也只是有限范圍。那不行,應當朝外宣傳,要向外界宣告,淮河平原的黃土地上正在上演的由度過苦難走向新美生活的莊稼人自導自演的這場文化體育波瀾壯闊的鄉村大戲已經啟開她恢弘壯麗的序幕,讓全淮南,全安徽,江淮大地乃至全中國都知道,都對她刮目相看。我再也遏制不住激蕩的情潮,文思噴涌,于是鋪開稿紙,青燈黃卷,一氣呵成,一篇近七千言的報告文學一夜脫稿,文章題目就叫《三萬農民的盛大節日》。完稿后,時任淮南日報總編輯的管德宏同志,對此極為重視,還對文稿親自審定,并作出批示,不惜拿出副刊整個版面,不夠再加,將全文刊出。
文章一經面世,即刻引發巨大反響,縣區一片歡聲。東風吹綻春花開,飄香淮岸千里外。文章引起市委、市政府和市文化局、體育局領導高度重視,給予農民文化體育活動以極大關注、鼓勵與支持;市委宣傳部也部署媒體加大了對外新聞宣傳力度。
此后,《中國農民報》在副刊頭條位置以“夾溝鄉農民文化體育節”為題將全文轉載;再后,由市電視臺將文章改編成電視短片,選取文章的部分章節作為解說詞,一并在中央電視臺新聞文體頻道對全國播放,天下盡知。文章《三萬農民的盛大節日》也收入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報告文學集《大潮回聲》,參加了北京第二屆全國書展。
柳暖鶯多語,花明草盡長。從淮上鄉村到省內外,都知道安徽有個淮南,淮南有個夾溝鄉,夾溝鄉有個“四二O農民文化體育節”。就這樣,這個《三萬農民的盛大節日》夾溝鄉農民文化體育節被傳播開去,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四二O夾溝鄉農民文化體育節”,每年舉辦一次,年年延續。雖說后來節會名稱提法上有所變動,活動的內容有所增減,舉辦的形式有所改革,但每年夾溝鄉民對參與文體活動的熱情沒變,市區鄉鎮對農民文化體育活動的關心支持的力度沒變,而且有增無減;最初的夾溝鄉農民文化體育活動源出的精神風貌,黨的改革開放富民政策給廣大農民帶來的文化體育生活的無限活力,那種難以忘懷的轟轟烈烈的歡騰場景與競技奪魁的踴躍情境,卻永遠留在每一位關心這個盛大節日的人們不可磨滅的記憶!
此稿結尾之際,忽有靈感來潮,隨即口占一絕:四十年改革開放,四十年舊貌換裝,文化體育健身壯,三萬人家奔小康!(李恒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