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壞綠化 違章搭建 亂丟垃圾
淮河嘉園小區“疤痕累累”
曹咀社區:將會對小區進行整治修復
近日,淮河嘉園小區居民致電淮河早報、淮南網熱線反映:“小區內違章搭建、損壞綠化現象隨處可見,整個小區環境臟亂差,已經嚴重影響了居民的生活。希望淮河早報、淮南網熱線能對這種現象給予關注。”
侵占綠地違章搭建隨處可見
接電后,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于5月30日上午來到淮河嘉園小區。在小區內,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看到,大面積的綠地已經被硬化作為停車使用,綠化帶內十分雜亂,車輛隨意停放,車輛長期碾壓導致綠化草坪大面積死亡。幾乎小區所有一樓住戶都私自開了大門,并把門前綠化帶使用水泥硬化。有的住戶把小區綠地當成自家院子,各種雜物都堆放在綠地內,甚至把綠地當作垃圾場,大量的垃圾就堆放在綠化帶內無人清理,整個小區的綠地所剩無幾。
在小區32號樓西側,一樓住戶在綠化帶內搭建了彩鋼瓦房屋,而在物業門前同樣也搭建了一個彩鋼瓦的房屋。
修建開放垃圾池垃圾桶成擺設
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發現,小區內沒多遠就設有一個開放式的垃圾池,垃圾池內堆放的垃圾發酵后散出刺鼻的味道,不僅影響空氣質量,也影響小區環境。小區內也擺放了垃圾桶,但垃圾桶內卻沒有垃圾。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看到,小區居民在倒垃圾的時候,都習慣直接把垃圾倒在垃圾池里。當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詢問一位居民,為何不把垃圾倒入垃圾桶內,該居民只回答“習慣了”三個字。
對于小區內的亂象,不少小區居民這樣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小區交房入住沒多久就有一樓居民私自開門,然后占用綠地,物業也不管。現在小區環境真的只能用臟亂差來形容,對此居民也是很無奈。”
曹咀社區:小區屬于征地安置房,居民陋習難管理
對于小區現場的情況和居民的反映,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來到物業公司。該物業負責人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小區亂象都是在以前物業管理時發生的,我們剛接管該小區沒幾天,這個小區是曹咀村拆遷安置房,具體情況,可以向曹咀社區了解。”鑒于物業這種說法,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來到曹咀社區,曹咀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曹亞剛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淮河嘉園小區是征地安置小區,里面居住的居民百分之八十是我們曹咀村的拆遷安置戶,剩下的也都是舜耕鎮其他村的拆遷安置戶。村民的一些陋習在進入小區之后就開始顯現出來,因為大部分居民習慣了過去農村的生活方式,不注意環境衛生,想占綠地就占。就像倒垃圾的問題,小區內放了垃圾桶,但很多居民懶得打開垃圾桶蓋子,直接往垃圾桶周圍扔,搞得垃圾到處都是,沒有辦法,我們只能在小區內修建垃圾池。而且居民還沒有交納物業費的意識,小區物業費每平方米只收2角,但還是有不少居民不愿意交。開始是我們村組建的物業進行管理,但后來發現管不了,因為農村都是沾親帶故的,你得罪一家,就等于得罪好幾家。然后我們就從社會招了物業進行管理,結果還是管不了。下一步,我們將會對小區進行整治,組織一部分資金,對小區綠化等公共設施進行修復。”
業主:小區環境惡化得不償失
在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采訪過程中,不少小區業主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小區里不少家庭當初拆遷置換都有多套房屋,現在淮南房產價格都在上漲,但是我們小區的房子卻賣不上價,不少打算買房的市民到小區看房之后,發現小區居住環境惡化,馬上就放棄了買房的打算。其實原因很簡單,小區的環境直接關系到房產的價值,小區居民隨意破壞小區環境,不僅破壞了自己的居住環境,同時也導致自己的房產貶值,得不償失。希望小區居民能夠提升自身素質,摒棄以往的生活陋習,不要再破壞自己生活的小區環境。”
圖一:小區居民違章搭建
圖二:小區綠化帶成為垃圾場
(記者 王偉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