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大通公安分局九龍崗派出所駐村民警唐紅波
今年3月,由公安部治安管理局、《人民公安報》等單位聯(lián)合舉辦的“情滿萬家·派出所好民警”推選活動進入最后評選階段,在全國各地公安機關推選的百余名基層好民警榜單中,淮南市公安局大通分局九龍崗派出所駐村民警唐紅波的名字躍然紙上,成為全省3名參選民警之一,也是我市唯一入選的基層民警。
今年37歲的唐紅波,一直在九龍崗派出所擔任4個行政村的駐村民警。從警13年來,他滿懷對公安工作的無比熱愛和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推心置腹為民調解,不辭辛勞貼心服務,忠誠履職守護平安,贏得了當?shù)厝罕姷膹V泛贊譽。他先后4次受到市公安局的表彰嘉獎,2次被評為優(yōu)秀公務員,2次榮立個人三等功。唐紅波在工作中總結提煉的“十要工作法”,也被當?shù)毓矙C關推廣采用。
善調善處的“勸架人”
對于基層民警來說,調解糾紛是一項重要工作內容。幾年前,九龍崗鎮(zhèn)兩家商鋪因修圍墻和宅基地發(fā)生糾紛,多次爭吵報警,民警反復調解卻收效甚微。2016年底,雙方再次爭執(zhí)打斗,剛擔任副所長的唐紅波主動接手調解。見雙方積怨較深,他沒有急于求成或簡單處罰了事,而是待雙方情緒平復數(shù)日后,找來鎮(zhèn)司法所和社區(qū)人員聯(lián)合調解。由于雙方在醫(yī)藥費問題上談不攏,調解再次以失敗告終。之后,唐紅波又反復登門談話,從法律責任、社會影響等多方面分析沖突起因,剖析利害關系,最終說服雙方都做出讓步,達成和解。
據(jù)統(tǒng)計,截至目前,唐紅波先后調解村民各類糾紛500余起、治安案件100余件,未發(fā)生一起因調解不當造成的涉訪或行政復議事件。
愛管閑事的“熱心腸”
“把下村走訪當成走親戚、拉家常,你就不會覺得苦和累了!”唐紅波作為駐村民警,為了做好基礎工作,常常需要放棄休息進村入戶走訪。多年來,他把群眾當親人,足跡踏遍管轄4個行政村的1000余戶,愛管閑事的“毛病”也在群眾中口口相傳,成為大家最為依賴信任的“貼心人”。
2016年9月,唐紅波在曹店小學開展治安檢查時,看見有位老人在辦公室里抹淚哭泣,愛管閑事的他隨即上前了解情況。原來,老人孫女因種種原因未能辦理戶口,無法報名入學。當時已是報名最后一天,一旦錯過孩子又要耽誤一年入學。唐紅波當即向校方“保證”,先讓孩子入學,戶口問題他想辦法解決。回所后,唐紅波馬上向所里和分局領導匯報,并進行大量走訪查證。在不違反原則的情況下,順利為老人兩名孫女都解決了戶口問題。老人感動地逢人便說:“小唐警官是個熱心腸,大好人!”
守護平安的“好衛(wèi)士”
“農村地區(qū)鮮有惡性案件發(fā)生,小偷小摸才是影響群眾安全感的最大因素!”基于此認識,唐紅波以打擊農村侵財性犯罪為工作重心,把小案當成大案辦,在群眾中樹立起公安民警的威嚴威信。一次,唐紅波在入村工作時得知,幾個村子的太陽能路燈電瓶經常被盜。電瓶雖不值錢,但路燈不亮卻給村民生活帶來極大不便,也帶來不安全因素。為了破案,唐紅波開展大量走訪、摸排工作,對發(fā)案規(guī)律和特點進行分析,帶領輔警人員連續(xù)在夜間蹲守,最終成功抓獲嫌疑人。
民警隊伍的“筆桿子”
“加強農村治安防控工作的調研報告”、“民警對待群眾工作的態(tài)度與尺度”、“青年民警要讀好社會這本大書”……在唐紅波的辦公桌上,有一本厚厚的文件夾,里面夾滿了他從警以來發(fā)表的各類稿件。
業(yè)余時間,唐紅波十分愛好寫作。他習慣把工作中的經歷和所思所想整理記錄下來,用小說、散文、通訊、詩歌、調研文章等多種形式進行抒寫。可以說,多年的基層民警工作,不僅為唐紅波積累了豐富的實戰(zhàn)經驗,也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創(chuàng)作靈感。唐紅波先后被市公安局文聯(lián)、省公安廳作協(xié)吸收為首批會員。目前,他已在省、市級媒體發(fā)表詩歌、散文、偵破紀實、小說等作品100余篇,被廣大戰(zhàn)友盛贊為基層公安的“一支筆”。
(記者 陳崇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