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市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胡東輝
“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就是要求市發改委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下,堅持以‘三嚴’為本,以‘三實’為基,通過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不斷強化黨性修養,將專題教育與中心工作緊密結合,改進作風、提升效能,確保全市發改各項重點任務取得成效。”市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胡東輝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市發改委作為全市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管理部門,必須當好市委、市政府決策的參謀助手,善于及時發現事關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重大問題,用戰略目標研究制定發展改革的思路,在規劃中體現戰略思維,在計劃執行上注重戰術技巧,不斷增強見事的敏銳性、謀事的前瞻性、干事的主動性,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胡東輝告訴記者,市發改委將認真貫徹落實省委書記王學軍在淮南調研指導“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重要講話和市委九屆八次全會精神,充分發揮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參謀部”作用,把開展專題教育與服務中心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以改革發展成果檢驗專題教育成效。通過抓調度、促運行。加強經濟形勢分析。結合市委雙月督查調度會和市政府月度經濟分析會,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財政收入等關鍵指標及匹配指標的完成情況進行調度,做好全市經濟形勢預測預警。強化重點企業調度。加大政策落實力度。落實中央、省促進經濟持續健康較快發展等相關文件政策,減免各種稅費,減輕企業負擔;引導各級、各類信用擔保向企業傾斜,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通過抓項目、促投資。狠抓項目開工。對億元以上重大項目,逐個分析,查找問題,制定項目推進方案,確保按時開工、按照序時進度完成投資量。狠抓項目調度。加強政府性投資項目及億元以上重點項目協調調度,協調相關部門研究解決重大項目推進中的具體問題。狠抓項目謀劃。積極對接國家七大工程包、六大消費工程、三大戰略、重大裝備走出去和國際產能合作等“7+6+3+1”投資重點,認真謀劃“十三五”期間擬規劃新開工項目,充實和完善重點項目庫,力爭我市一批重大項目列入國家、省項目庫。通過抓產業、增后勁。鞏固提升支柱產業。堅持煤電聯營、煤化一體的清潔循環發展,加快朱集西礦與煤制烯烴、煤制天然氣等煤電氣一體化發展,推進潘集電廠、大唐淮南發電廠、平電四期、中安聯合低熱值煤電廠等項目前期工作。加速發展接續產業。壯大三大主導產業和五個高成長性產業發展規模,實現煤化工產業集聚發展、煤機裝備產業成套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現代服務業聯動發展。支持縣區園區發展。推動各縣區首位產業發展,促進園區主導產業集群。推動淮南經開區與大通區、農墾城聯動發展,打造百億產業園區;實施高新區總量倍增計劃,建成中國移動(安徽)數據中心一期等項目;力爭煤化工產業園今年年底出烯烴產品。通過抓調整、促轉型。全力推進招商引資。規范招商引資政策,制定煤化工、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重點產業招商規劃,提高招商引資的針對性和吸引力,優化存量培育增量。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以省級創新型試點市建設為契機,充分利用國家煤化工產品質檢中心等“國字號”科技創新平臺,加強產學研基地建設,促進科技成果盡快轉化,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科學編制發展規劃。明確城市定位、產業定位和發展定位,加快實施安徽淮南新型煤化工基地規劃項目,認真編制“十三五”規劃及各項專項規劃,推動全面轉型。通過抓改革、增活力。深化行政體制改革,規范政府權力、推動職能轉變;承接并落實省政府取消下放的審批事項,創新網上審批和網上交互式服務;深化金融體制改革,規范政府性投融資平臺建設,建立健全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深化社會事業改革。
胡東輝表示,在謀劃全市經濟發展的同時,市發改委要通過繼續深入開展專題教育,抓作風、提效能,不斷加強機關效能建設,筑牢廉潔從政的思想防線,提高綜合經濟管理能力,努力成為新形勢下經濟工作的行家里手,著力打造一支值得市委、市政府信賴的風清氣正的發改隊伍。
(記者 謝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