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據報道,某地因長期有人隨意傾倒垃圾,已堆積有如樓高的小山,附近小區居民基本都不敢開窗透氣。有居民多次投訴,小區物業也曾向城管和街道反映,但垃圾山問題都沒有徹底解決,反倒堆積越來越高。
城市讓人生活更美好,但城市建設在帶來繁榮的同時,也為我們帶來缺憾:有所建則必然有所棄,數目可觀的垃圾成了我們揮之不去的煩惱。前文提到的這個小區,門前的垃圾山以前還只屋高,而如今竟以一小時10卡車的速度傾倒,不經年月就已有了層樓之高。城市本是宜居之處,如今卻成了垃圾傾倒之地,污染了環境,影響了市容,的確不可小覷。
改革開放以來,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日益豐富多彩,讓幸福指數明顯提升;文明城市創建力度的加大,如拆臨拆違、舊城改造等工作步伐的不斷加快,讓城市變得越來越美。但是垃圾產生量也在與日俱增,成為城市環境保護工作的又一大難點。筆者認為,消除城市垃圾之患是一項社會綜合性工程,絕不可單打獨斗,而應該多管齊下,綜合治理。首先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從完善相關法規制度入手,采取措施加強引導,加大對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維護好城市生態環境。其次相關部門和企業要提高認識,嚴格自律,分工負責,加強管理。第三要探索提高對垃圾的處理水平,不能只停留在直接填埋階段,缺乏科學利用處理,必須加強對垃圾無害化處理的研究工作,努力實現變廢為寶的綜合利用,減輕垃圾對環境的破壞和污染程度。
(程晉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