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中求進促發展系列評論之二
當前,淮南已經跨入加速崛起、轉型發展、富民強市的新階段。站在新起點,瞄準新標桿,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時代賦予我們的神圣使命。
市委高瞻遠矚,審時度勢,把淮南放在全球一體化的大背景中來審視,放在全國一盤棋的大格局中來考量,放在區域競相崛起的大趨勢中來謀劃,明確提出了下一步發展的戰略要求是“科學發展、全面轉型、爭先進位、富民強市,力爭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明確下一步戰略目標是“經濟增長爭進前列、人均水平爭進前列、居民收入爭進前列、各項工作爭先進位”,明確下一步發展的戰略重點是“經濟建設方面大力實施‘四千’工程”,即“十二五”后三年平均每年實現投資千億元,規模工業企業達到千家,建成千億元煤電企業,跨入千億元城市行列。
全市廣大干部群眾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決策部署上來,進一步明確目標任務,堅定發展信心,以良好的精神狀態投入到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中去。
信心激發斗志,信心成就事業。
堅定的信心,源自我市堅實的發展基礎。近年來,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經濟實力邁上一個大臺階,生產總值連跨5個百億元大關,“十二五”前兩年,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4%,新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速推進,立體交通體系建設取得重大突破,綠色循環發展成效顯著,區位優勢、能源優勢、交通優勢、生態優勢、人文優勢較為明顯,發展的基礎更加堅實。
堅定的信心,源自我市戰略平臺建設。淮南是全國首個投產的億噸煤電基地,合淮一體化躋身國家促進中部地區發展戰略實施層面;淮河以北地區納入中原經濟區規劃和皖北“三化”示范區;全市多個項目享受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政策;被列入國家可持續發展規劃范圍,成為國家首批資源綜合利用“雙百工程”示范基地;正式列入《全國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規劃》;成功加入“長三角”經濟協調會,發展勢能正在集聚。
堅定的信心,源自我市經濟發展的潛力空間。面對嚴峻的宏觀經濟形勢,國家、省、市陸續出臺了一系列關于促進經濟持續健康較快發展、民營經濟發展、園區發展的政策,政策疊加效應將逐步顯現。隨著日芯光伏一期、陜汽淮南新能源汽車一期、北新建材等一批重大項目相繼建成投產,一批國家級科研院所紛紛進駐,實體經濟將不斷壯大,發展后勁持續增強,這些都是我們“爭先進位”的信心所在。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在當前宏觀經濟復雜嚴峻的形勢下,多一分信心,就多一分戰勝困難的力量,多一些大項目的啟動,就多一些應對挑戰的底氣。只要我們高揚攻堅克難的旗幟,奏響逆勢而上的強音,搶抓機遇,爭先進位,經濟發展中的暫時困難一定會過去,又一個大發展的春天必將到來!
(淮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