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全市規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8%,規上制造業增加值、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分別達到28.4%、51.1%,分別較上年同期提升4.1、7.7個百分點,培優促強扶大工程對制造業拉動作用明顯——“培優促強扶大”,聚力制造強市建設
今年2月份,市委、市政府出臺《淮南市制造業培優促強扶大工程實施方案》,吹響了我市堅持制造強市建設,以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轉型發展的號角。
隨即,我市優選114戶制造業企業進入培優促強扶大培育庫,通過對這些成長性強的企業采取個性化的精準幫扶,助推企業做優做大做強,一批優質企業表現可圈可點,迸發出強勁的發展動能和活力。
上半年,中環新能(安徽)先進電池制造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領域數據要素應用場景典型實踐案例;唐興裝備T10系列頂管掘進機獲評省首批重點產業鏈標志性產品;能啟電氣、益益乳業、埃夫利舍智能科技、有度智能機器人4戶企業進入2025年度先進級智能工廠;特碼斯派克防爆柴油機管路抓舉車獲批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
近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聚力企業培優促強扶大,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作相關情況發布。記者了解到,培優促強扶大培育企業對全市制造業的增長拉動作用明顯,上半年,全市規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8%,規上制造業增加值、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分別達到28.4%、51.1%,分別較上年同期提升4.1、7.7個百分點。
突出標桿培育、龍頭引領、示范效應,我市加強監測評估,積極為企賦能,引領企業走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之路,制造業培優促強扶大工程取得明顯實效。
——培育企業增勢強勁。上半年,全市培優促強扶大培育庫114戶制造業企業實現產值93.5億元,同比增長40.1%,高于全市規上制造業產值增速33.9個百分點。產值同比增長20%以上的50戶,其中同比增長50%以上的32戶。
——發展動力迭代升級。65戶企業實施技改項目76個,占全市項目數的32.3%,總投資158.3億元,占全市總投資的36.8%,已累計完成投資46.9億元。其中,唐興非開挖裝備產業園項目、新鴻藥業膽固醇擴建項目等億元以上項目24個,總投資75.4億元,累計完成投資28.6億元,培育企業壯大規模能力提升。
——創新動能加速釋放。114戶培育企業中,能啟電氣、埃夫利舍已位列國家5G工廠,當前我市正在組織申報17戶,其中培優促強扶大企業8戶。正在組織申報的13戶省級綠色工廠中,利來汽車、唐興裝備、中電環保等培優促強扶大企業占據12個名額。
——集聚能力持續提升。在達因汽車空調、利來汽車、唐興裝備、凱盛重工等骨干企業的支撐下,壽縣新能源汽車輕量化及動力零部件產業集群、大通區現代煤機及應急裝備智造產業集群先后獲批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在8個縣區圍繞光伏電池儲能制造、化學生物醫藥、化工新材料等11個集群方向開展的縣域制造業特色產業集群培育深入推進,培優促強扶大企業對縣區產業積聚和主導產業發展的促進作用進一步顯現。
——為企服務不斷深化。我市推動市縣兩級領導對培優促強扶大企業進行全覆蓋包保聯系,解決制約企業發展的融資、用工、市場、政策扶持等突出問題。截至目前,已為培育企業有效解決各類問題128項。合計為培育企業對接融資54筆、投放貸款3.46億元,爭取到位制造強省、國家超長期國債等上級資金項目16個、2932.3萬元,兌現制造強市(免申即享類)資金項目59個、646萬元。
制造強市風正勁。我市將堅持把做強實體經濟、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根基,深入實施傳統產業煥新、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工程,加快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讓新質生產力持續充盈我市產業發展的基本面。
(記者 周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