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除“空中蛛網” 扮靚城市“天際線”
——我市以繡花功夫推進架空線纜整治繡出城市文明新圖景
炎炎夏日,田家庵區國慶街道中行家屬區改造如火如荼!霸诶吓f小區改造過程中,我們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入地、捆扎、卡套等方式,抓好架空線纜整治,徹底消除安全隱患,改善小區人居環境。”施工人員說。
縱橫交錯的“空中蜘蛛網”,曾是老舊小區與背街小巷難以抹去的歲月痕跡,更是城市精細化管理的痛點所在。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我市打響了一場機制創新引領、攻堅克難突破、增進民生福祉的線纜整治行動,剪除“空中蛛網”,扮靚城市“天際線”。
織密責任網,下好架空線纜整治“一盤棋”
破解線纜亂象,需加強頂層設計,凝聚整治合力。為此,我市成立線纜整治工作組,建立市領導高位協調、定期調度機制,印發了《淮南市架空線纜重點任務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淮南市架空線纜重點任務專項整治工作實施細則》,科學化精準化推進線纜整治工作。
我市壓緊壓實各縣區、園區屬地牽頭責任,夯實供電公司、各運營商、鐵塔公司、中國廣電淮南分公司、淮礦信息中心等7家包保單位的具體實施責任,發揮市工信部門、市住建部門督促協調作用,各成員單位協同配合,齊心協力推進整治工作。為提高整治標準,出臺《淮南市架空線纜整治工作方案》,聚焦醫院、小區、農貿市場等“城市窗口”,強調“同步施工、共同改造”,并創新引入監理驗收與運營商獎補機制。
堅持共建共享,打通架空線纜整治“中梗阻”
面對運營商各自為政、重復建設的問題,我市依托通信發展辦公室(通發辦),以共建共享理念破解整治難題。
“在《淮南市通信發展辦公室2024年工作要點》中,兩項變革尤為矚目:一是‘多網合一’強制入地,二是整治工單閉環管理!笔芯纜整治工作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老舊小區改造中,各家運營商線纜統一規劃、合并敷設,相關費用納入項目總概算,從源頭杜絕“二次開挖”;通發辦成為線纜問題的“指揮哨”,直接向運營商派單督辦、限期整改,僅2024年上半年就下達26份整治工單。
為確保整治高質高效,我市成立線纜整治督察小組,每周赴任務點位督導,建立整治點位問題清單,圍繞考評驗收標準對已整治點位全面“回頭看”,杜絕邊整邊亂現象。同時,定期召開全市線纜整治工作推進會,聽取運營商匯報點位工作進展,現場協調解決運營商的困難,共同設計線纜整治工作方案。
創新工程化思維,啃下復雜點位“硬骨頭”
線纜整治最大的“攔路虎”,是那些產權交織、年代久遠、基礎薄弱的“硬骨頭”。
我市以工程化思維打響了歷史遺留問題“殲滅戰”,出臺空中線纜整治標準,清晰界定強弱電權責,明確要求對具備入地條件的,采取入地方式進行整治;對不宜入地和暫不能實現入地的,采取套管、捆扎等方式實施整治,同時發揮監理方作用,對點位整治效果嚴格把關。截至2024年底,市轄區共整治770個點位,其中淮舜南路、206國道(窯河段)路邊線纜全部下地,淮河平圩大橋橋兩側線纜重新綁扎,鐵路新村小區拆舊布新四網合一、舜耕園一二期及路邊桿路拆舊布新重新綁扎。在電視劇《六姊妹》取景地九龍崗歷史文化街區和田家庵區碼頭,采用革命性方案——拆除所有運營商舊線、鋪設新纜,既保障拍攝順利進行,也賦予街區整潔新貌。
整治再發力,用繡花功夫繡出城市文明“新圖景”
為提高線纜整治標準,我市印發了《淮南市主城區架空線纜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按照城市道路、住宅小區、小街小巷、城中村(城鄉結合部)四個類別,采取入地、捆扎、卡套等方式,從城市道路向小街小巷、住宅小區、城中村(城鄉結合部)延伸,并將強電管線納入整治范圍,與城市更新改造,城市燃氣、供排水管網改造,街區立面整治提升相結合,一體謀劃、一體推進。
我市力爭利用2年左右時間,基本實現城市道路弱電線纜全部入地,小街小巷、住宅小區、城中村(城鄉結合部)弱電線纜整齊有序、強電線纜安全規范,強弱電廢棄線桿全部拆除,并建立完善長效管理機制,用繡花功夫繡出城市文明新圖景。
(記者 朱慶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