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如磐踐使命 服務為民顯擔當
——記市優秀共產黨員、毛集鎮中心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朱玉寶
“對我而言,社區工作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只有把居民的‘小事’辦成‘心頭事’,才能真正擦亮共產黨員的先鋒底色。”毛集實驗區毛集鎮中心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朱玉寶將“扎根基層、真抓實干、率先垂范”作為行動信條,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書寫了青春履職答卷。在他的帶領下,社區先后獲得淮南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淮南市文明社區等一系列榮譽,他本人也榮獲毛集實驗區“十佳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優秀共產黨員”等表彰。
一線前行,勇做居民“領路人”
“黨建工作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戰斗力。”作為社區“領航員”,朱玉寶用這樣一句話概括了黨建引領的核心作用。他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服務群眾、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他堅持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通過“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等形式,帶領村“兩委”班子和全體黨員學原文、悟原理,把黨的創新理論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強大動力。他將“服務群眾”作為工作重心之一,引導激勵黨員干部勇于擔當、積極作為,深入一線摸排,及時解決群眾實際問題。他堅持把惠民生的事辦實、順民意的事辦好,帶領班子盤活集體資產,收回流失土地30畝,整合廠房招租,年增收85萬元,2024年集體經濟收入180余萬元。
“疫”線逆行,甘做居民“防護人”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社區成為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朱玉寶始終做到心中有數、肩上有責,第一時間帶領社區工作人員全力奮戰在一線,為群眾筑起一道道防疫安全屏障。
大年初三,他帶領社區全體工作人員取消休假,迅速組織黨員、群眾、退役軍人等120余人投入抗疫一線。他身先士卒,頂嚴寒冒風雪,24小時值守卡點,每日步行數萬步為居家隔離群眾配送生活物資。面對防疫物資緊缺,他自掏腰包購置口罩、消毒液分發給困難群眾;面對居民恐慌情緒,他通過社區廣播、微信群普及防疫知識,積極安撫人心。在連續數月的堅守中,他帶領社區工作人員累計排查居民1.1萬余人次,服務隔離家庭200余戶,實現轄區“零感染”,用日夜付出筑起群眾生命安全的“紅色屏障”。
“汛”線擔當,爭做居民“守護人”
在防汛救災主戰場,黨組織是戰斗在最前沿的堅強堡壘。面對突如其來的汛情,朱玉寶帶領黨員們聞“汛”而動、沖鋒在前,讓鮮紅的黨旗在防汛一線高高飄揚。
2020年7月,淮河流域遭遇特大洪災。7月20日凌晨2時,朱玉寶接到防汛指令后,連夜組建30人抗洪搶險黨員突擊隊,攜帶鐵鍬、木樁等工具奔赴淮河大堤蔣咀孜段。他帶頭扛沙袋、堵管涌,帶領隊員24小時駐守堤壩,巡查千米堤防。白天烈日炙烤,夜晚蚊蟲叮咬,他的雙手磨出血泡,雙腳被洪水浸泡得腫脹潰爛,但仍堅持每日徒步巡查10余次。7月25日,他在巡堤時發現兩處“散浸”險情,立即組織人員開挖導滲溝、鋪設防滲布,并協調調運砂石50余噸,連續奮戰6小時排除險情。抗洪期間,他累計組織轉移群眾32戶,搶救物資價值20余萬元,確保轄區安全度汛。
“網”線連心,善做居民“解憂人”
面對社區人口過萬、結構復雜的治理難題,朱玉寶帶領社區“兩委”干部創新推行“網格化+黨建”管理模式,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成效。
織密治理網絡。將轄區劃分為13個網格,配備專職網格員,建立“一日雙巡、一戶一檔”機制,精準掌握10947名常住人口動態信息,實現“人在格中走、事在網中辦”。激活紅色力量。發動261名社區黨員組建志愿服務隊,老黨員帶頭參與矛盾調解、治安巡邏;年輕黨員包聯獨居老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累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400余件。科技賦能服務。推廣綜治“e治理”平臺,網格員通過手機APP實時上報、處理事件,2025年上半年辦結垃圾清運、鄰里糾紛等事項1418件,響應效率提升70%。筑牢民生根基。爭取資金340萬元,為6個居民組340戶接通自來水;修建5條總長3600米的水泥路,安裝路燈120盞;2024年協調2000噸矸石鋪設低洼道路,惠及群眾800余戶。
(記者 吳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