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鳳臺縣雙擁主題公園、雙擁大道、雙擁示范街區、雙擁特色學校等處,時刻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雙擁新風”。
兩年來,鳳臺縣投入雙擁創建專項經費200余萬元,建成多處集雙擁文化宣揚、雙擁成果展示、公園景觀綠化、市民休閑娛樂為一體、處處彰顯雙擁“元素矩陣”的載體,逐步成為網紅打卡地和全縣開展雙擁宣傳和國防教育的重要陣地。
近年來,鳳臺縣將雙擁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堅持把軍民合作深度發展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領域全過程,通盤考慮、同步推進、統籌發展,軍政軍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社會化“大雙擁”格局悄然形成,連續4屆獲得“全省雙擁模范縣”稱號。
提高站位,組織保障堅強有力
鳳臺縣嚴格落實“四納入”工作機制,構建了覆蓋全縣的“60+1+16+250+N”雙擁工作體系,即60家雙擁成員單位,1個縣退役軍人服務中心、16個鄉鎮退役軍人服務站、250個村和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N個社會化擁軍單位,實現了服務保障體系覆蓋全域化、場所設置規范化、管理手段現代化。
縣委每年定期召開議軍會、軍政座談會,雙擁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工作調度會和推進會,及時分析形勢,解決難題,不斷完善工作體制機制,縣四大班子主要負責人帶頭參加雙擁重大活動和涉軍活動,縣、鄉兩級與駐鳳部隊積極開展軍地互訪,交流經驗。近年來,以打造全省退役軍人安置幫扶“示范樣板”為中心,在全縣編制緊缺、安置壓力逐年增大的前提下,堅持將保障安置用編作為重中之重,連年增加配屬編制比例,連續三年提供事業單位崗位比例100%,同時堅持每年拿出一定數量基層公務員職位定向招錄退役軍人,擁軍優屬組織保障力更加凸顯。
聚智聚力,思想根基堅實牢固
鳳臺縣堅持把國防教育和雙擁宣傳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和部隊教育方案,已累計設立國防教育宣傳站21個,受教育群眾達10余萬人。堅持每年開展“清明祭英烈”“9·30”國家烈士紀念日公祭活動;充分利用國防教育宣傳月、年度征兵和黨員干部培訓輪訓等重要節點,堅持“走進去”和“請進來”雙向結合,定期走進部隊開展“軍事日”活動,聘請駐鳳部隊官兵擔任校外輔導員,進一步營造國防和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氛圍。
連續3年開展“最美退役軍人”“最美兵媽媽”“最美擁軍人物”“最美擁軍企業、門店”評選活動,先后涌現出56名省、市、縣“最美人物”。“淮南市最美退役軍人”徐福退役創業事跡被《中國退役軍人雜志》宣傳報道,安徽省最美擁軍人物岳大志建設特色校園紅色陣地,被刊登在退役軍人事務部官方網站,獲得廣泛熱議好評。
依法擁軍,政策體系日臻完善
鳳臺縣始終把做好退役軍人工作作為事關軍人軍屬切身利益的暖心工程,緊盯退役軍人工作“痛點”和“難點”,深調研、明思路、破難題,相繼出臺一系列政策文件,在上級規定動作的基礎上,對工作再部署、任務再細化、責任再壓實、落實再加力,確保雙擁工作有規可依、有章可循。
深入實施“隨軍家屬就業工程”“現役軍人子女教育優待工程”,下大力氣解決軍人“后路、后院、后代”問題,實現擁軍優屬“六個百分之百”,即義務兵優撫金和自主就業退役士兵政府補貼金兌現率100%、重點優撫對象參加醫療保險率100%、重點優撫對象優撫金兌現率100%、重點優撫對象大病補助標準落實率100%、駐軍子女優先進入重點中小學校就讀率100%、為隨軍未就業家屬發放生活補助費兌現率100%。近年來,提供事業單位崗位67個、央企國企崗位18個,安置2名轉業軍官和83名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協調200余名現役軍人及重點優撫對象子女入學入托;累計開發退役軍人扶持就業專項崗位500個。2022年被評為“安徽省退役軍人安置幫扶示范區”,縣雙擁辦被評為全省“退役軍人工作模范單位”,2人分別被評為“全國優秀站長”和“全省優秀站長”。
雙向奔赴,軍地共建多彩豐碩
今年4月17日,鳳臺縣邀請共建單位海軍某部軍官全縣中小學生和黨員干部作了一場國防教育主題報告。這是2023年“八一”前夕,鳳臺縣與海軍某部簽訂結對共建協議和軍事職業教育合作協議的一次成果體現。
近年來,鳳臺縣廣泛開展擁政愛民和軍民共建活動,在推進鄉村振興上,創新采取“一兵幫一戶、一(排)班帶一村、一部包一片”方式,開展幫扶救助,先后為受困群眾捐款捐物20余萬元,資助學生25人。聚焦文化、社會、教育、法律、醫療等重點領域,創新豐富軍民融合發展新形式,推動軍民融合往實里落,往深處走,雙擁成員單位組建擁軍支前隊伍,結成50個軍民共建對子,相繼舉辦了“文藝進軍營,雙擁再啟航”“濃濃端午情,兵媽進軍營”“結對三亞,學習廚藝”“走近最美退役軍人”等雙擁特色活動,在全縣陸續簽約授牌210家擁軍單位,形成了涵蓋衣食住行各領域的優惠優待清單600余條。3年來,6家軍人驛站為162名現役軍人提供免費住宿服務,為801名退役軍人提供優惠住宿服務,2家擁軍加油站為軍人提供各項優惠服務金額達250余萬元,“擁軍特色學校”一學年就為210名現役軍人、退役軍人子女減免各項學費近10萬元。(記者 劉銀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