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壽縣陶店回族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你們‘保姆式’的貼心服務,解決了我們招工難題,現在,企業已經按時開工了。”安徽歐露雅服飾有限公司負責人紀汝兵告訴記者:“現在,鄉政府又為企業協調一部分場所用于職工食堂,解決了職工中午就餐問題。”
近日,記者來到壽縣陶店回族鄉“鄉村民俗振興產業”基地采訪,看到8000多平方米的三棟廠房已經建成,基地實現了“六通一平”。在2000多平方米的服裝加工車間,生產線上30多臺服裝加工機器不停運轉,發出有節奏的聲音,工人們埋頭加工服裝,下料、剪裁、縫紉、檢驗、包裝,每一個環節都有條不紊。
安徽歐露雅服飾有限公司主要經營外貿服飾加工,成品出口到東南亞、歐美市場,企業原來在江蘇蘇州吳中區,現在在連云港、徐州、淮南建有三家分公司,在淮企業全面達產后預計年產值約1000萬元,吸納務工人員200人左右。“現在的訂單已經排到了6月份,都是滿負荷生產。”紀汝兵告訴記者。
“原來要外出打工,不能照顧家庭,現在就近就業,既增加了家庭收入,又能照顧老人和孩子,解決了我們的后顧之憂,每月收入3000多元,我很滿意。”陶店回族鄉馬店村村民郝玉娟告訴記者:“工廠實行計件工資,多勞多得,中午還免費供應一頓午餐。”該村的付多波本來計劃春節過后外出打工,他告訴記者:“村干部動員我參加企業的招聘,剛開始我很猶豫,后來考慮到在家務工收入和外出打工差不多,又能為家鄉的經濟發展作出貢獻,我就決定在家鄉務工。”
2019年,陶店回族鄉按照壽縣縣委、縣政府要求,開展了行蓄洪區居民遷建工作,主要將居住在行蓄洪區不安全地帶的群眾搬遷至安全地帶,行蓄洪區居民遷建涉及2個行政村,28個村民組,926戶,3013人。鄉黨委政府為解決搬遷群眾就業問題,在遷建小區對面規劃了產業基地,讓群眾能夠搬得走、住得穩、能就業、能致富。
陶店回族鄉“鄉村民俗振興產業基地”占地面積17737平方米,規劃標準化廠房5棟,共計16508平方米,配有三層辦公樓1棟,2040平方米,總投資4000萬元。其中一期工程為三棟廠房和辦公樓,總投資2008萬元,2022年8月開工建設,2023年5月完工。二期工程計劃在2025年開工。為解決資金問題,該鄉負責人從省財政廳到縣鄉村振興局多次協調,爭取到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產業基地項目才得以建成,將帶動周邊700人就業,實現群眾月均增收3000元。
“目前,安徽歐露雅服飾有限公司、安徽昕瑞鞋業有限公司兩家企業已經入駐。安徽昕瑞鞋業有限公司主要經營軍靴加工,目前正在進行設備采購。”該鄉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考慮到少數民族地區居民就業問題,我們招商引資的企業側重于勞動密集型企業,盡可能安排更多的村民實現平穩搬遷、科學安置、就地就業,穩步致富。”
陶店回族鄉位于壽縣中部,瓦埠湖西畔,是回漢民族和諧共居之鄉,轄陶店回族村、湖濱回族村、桃園回族村、馬店村4個行政村,總人口14284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4504人,回族占總人口31.5%。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少數民族地區的共同發展,市領導多次實地調研指出,陶店回族鄉要立足回族鄉區位優勢,吸引更多企業到園區創業,創優營商環境,支持民營企業做大做強。
陶店回族鄉不斷強化吸引和促進企業發展,優化營商環境,實行政務信息公開,開展企業經營包保,對鄉內企業進行分類,根據企業不同性質安排領導班子進行包保,做到“因企制宜”“政策直達”。2023年,幫助全鄉企業解決問題12件,主要為送技術、送政策、送資金、送工人。鄉主要領導每季度開展一次“政企座談”,了解企業經營狀況、包保責任落實情況、企業困難訴求。
陶店回族鄉負責人告訴記者:“鄉里正在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快速推進項目建設。按照‘實施一批、謀劃一批、儲備一批’的原則,高標準謀劃項目,建立鄉項目庫,謀劃項目超過120個,投資額達10億元,不遺余力地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的共同發展、共同富裕。”
(記者 劉銀昌 通訊員 曹 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