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醫保部門不斷精進醫保基金管用能力,力爭把參保人的每一分“看病錢”用在治病救命的關鍵處。
打好“改革牌”。深化DIP支付方式改革,居民、職工醫保統籌基金實際發生額由2018年的19.2億元逐步降低到2022年的16.7億元。落實國家、省集中帶量采購藥品9批、高值耗材2批,大批臨床常用藥降幅超50%,平均每年為患者和醫保基金節省約1.14億元。
打好“智能牌”。推廣OCR智能審核系統,醫務審核由全程人工轉為計算機自動識別匹配,保障參保人員公平享受醫保待遇,同項節約基金約10%。智能監控系統審核功能應用落地,覆蓋全市定點醫療機構,上半年直接拒付違規費用35.6萬元。
打好“監管牌”。保持打擊欺詐騙保高壓態勢,實行常態化全覆蓋監管,市內定點醫藥機構醫保智能視頻監控實現全覆蓋,上半年檢查定點醫藥機構233家次,處理醫藥機構110家,追回醫保統籌基金1125.47萬元。
打好“制度牌”。嚴格醫保協議管理,嚴把“準入、履約、退出”三道關口,從制度上約束和規范醫藥機構行為,與1209家醫藥機構完成協議簽訂,累計解除協議6家、暫停27家。 (記者 賈 靜 通訊員 劉良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