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二十大報告全景展示了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深刻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造。全市衛健系統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將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上來,堅定信心,鉚足干勁,奮力推進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強化政治統領,全面加強黨對衛生健康工作的領導。市衛健系統將始終把做到“兩個維護”作為第一標準、第一責任、第一要務,牢牢把握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貫穿于衛生健康工作的方方面面,堅持新發展理念,從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謀劃推進工作,以改革創新為動力,聚焦影響淮南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突出問題,注重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全方位干預健康影響因素,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補齊醫療衛生資源短板,著力在做實疫情防控、做大項目建設、做好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上取得新進展,讓居民享有高水平的健康服務,確保黨中央和省、市委各項決策部署在衛健系統落地落實,為加快建設現代化美好淮南提供有力保障。
優化防控措施 ,全力保障群眾生命健康。充分認識疫情防控新階段新形勢新要求,進一步完善指揮體系、優化指揮層級,做到扁平高效運行。及時調整轉換疫情防控策略,按照國家“新十條”防控要求,把工作重點由“防感染”轉變為“保健康、防重癥”,及時做好醫療資源儲備,充實人員隊伍,強化業務培訓,做好門急診、發熱門診各項準備,做好定點救治醫院準備,加快亞定點醫院建設改造,設置便民核酸采樣點。全面提升救治服務能力,加強分級分類診療,開展重點人群調查摸排,通過醫(共)聯體幫助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升服務能力,堅決鞏固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切實維護好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聚焦主責主業,著力提升衛生健康和醫療服務綜合能力。深入開展健康淮南行動,推動國家衛生城市創建,防控重大傳染病、寄生蟲病和地方病,加強職業健康保護,建設市工傷定點醫療服務機構。加強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能力建設,建立健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強化市傳染病醫院建設,提升縣級醫院傳染病救治能力,構建以山南新區綜合醫院為支柱的緊急醫學救援體系,健全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城鄉社區聯動工作機制。推動醫療衛生資源均衡布局,實施“1+2+2+10”區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工程,打造1個市域醫療中心,鞏固完善2大“優質醫療服務集聚區”建設,促進2個縣域醫療服務中心建設,爭創10所三級醫院,促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加強全生命周期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提升婦幼健康和專科醫療服務能力,完善市縣兩級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和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建設。加強普惠托育服務建設,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提升鄉鎮衛生院服務能力,全面推進社區醫院建設,筑牢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底。聚焦“22N”發展方向,構建“雙核一片多點”產業布局。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建設分級診療體系,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轉變工作作風,展現衛健系統發展新風貌。結合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扎實開展衛健系統“六評六比”活動,通過評工作作風、比工作狀態;評常規工作、比工作位次;評工作創新、比工作表彰;評向上爭取、比工作支持;評團結協作、比工作配合;評遵規守矩、比廉潔自律,進一步推動全市衛健干部職工把轉變作風、提振狀態作為提升質量效率、推動全局工作的突破口,保持奮進者的姿態,提升干事創業的能力,做到敢擔苦干善為,切實將活動成果轉化為推動我市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把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付諸行動、見之于成效。
(作者系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汪世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