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來,八公山區以“闖”的精神、“拼”的勁頭、“創”的勇氣,攻堅克難促轉型,奮楫篤行譜新篇——實干奮進,在追趕跨越中精彩蝶變
從“一煤獨大”到“百業興旺”的涅槃重生,從“工礦舊城”到“文旅新區”的轉型發展、從“臟亂黑污”到“宜居宜游”的巨大轉變……十年來,八公山區攻堅克難、創新改革,加壓奮進、逐夢前行。
一串串攀升數據勾勒出高質量發展的脈絡,一個個落地項目記載著轉型跨越的軌跡,一系列惠民措施映射在百姓幸福笑臉上……十年來,八公山區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穩定、政通人和。
追趕中的八公山意氣風發,奮進中的八公山步履堅實!
黨的十八大以來,八公山區堅定“旅游立區、工業強區、文化興區”發展思路,探索出了一條綠色生態的發展之路、共建共享的幸福之路、追趕超越的奮進之路,一幅“經濟強、百姓富、生態美”的秀美畫卷正在八公山區徐徐展開。
打造一流環境,厚植發展沃土,走好追趕超越的奮進之路
八公山區因煤而建,緣煤而興。但是近些年面對煤炭資源枯竭的不利影響以及國家去產能調控帶來的壓力,該區痛定思痛,堅決摒棄一煤獨大的產業局限,全力推動經濟結構轉型發展,努力實現經濟發展百花齊放,凝心聚力加快追趕跨越步伐。
一組數據顯示,自2017年至2021年,八公山區非煤電行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從27.7%上升到82.8%;三次產業結構比從1.7:56.7:41.6調整為2.2:34.8:63。逆勢求突破,負難再攻堅,從一煤獨大的局限到產業結構日趨合理的涅槃重生,八公山區經濟發展持續提質增效。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優質的營商環境是生產力,是競爭力,更是高質量發展的沃土。八公山區上下形成思想共識,以優越的營商環境激發市場無限活力,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下沉一線辦實事,服務企業促發展。多年來,八公山區堅持用心用情提升服務、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今年初在開展“新春訪萬企、助力解難題”活動中,該區16名區級負責同志包保34個重點項目、48家重點企業,區內各主管部門主動對接服務企業,搭建要素平臺,及時解決企業反映的問題,跟蹤督辦惠企紓困政策落實情況,針對在建、計劃開工項目前期手續辦理緩慢、施工保障需要協調、企業達產后人力資源保障等問題,全區上下想辦法、強信心、促發展,形成了更加濃厚的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奮進氛圍。
“現在‘一網、一窗、一次、一日’就辦結稅務社保等多項業務,真是太方便了!”在八公山區政務服務中心涉企服務專窗,一名企業主高興地說。
貼心服務,打通營商環境“中梗阻”。該涉企服務專窗可以為企業提供全程咨詢和導辦服務,特別是在企業開辦一件事的基礎上,開發企業注銷一件事,將涉及企業注銷的稅務、社保等環節進行流程再造,極大地方便了企業和群眾。
凝心聚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釋放了招商引資“強磁場”,促進了市場活力“齊迸發”,筑牢了高質量發展“生命線”。
“筑巢引鳳”搭平臺。該區持續提升工業集聚區、豆腐食品產業園等基礎設施水平,新型材料和高端裝備制造、文旅康養、綠色食品等新興接續動能茁壯成長。
招商引資注活力。把招商引資作為項目建設的“源頭活水”,近年來該區重點圍繞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合肥都市圈開展招商推介活動,積極參加世界制造業大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淮南豆制品展銷會等活動,力爭引進更多項目落戶發展。
十年來,八公山區累計引進市外資金239億元,開工、建成重點項目88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76億元,新增各類市場主體3600余戶,發展動力活力持續釋放。
工業經濟行穩致遠,文旅產業蓬勃發展,現代服務業“多點開花”,農業產業“精”“優”并濟……八公山區發展呈現出澎湃新活力、發展新氣象。
加快文旅融合,做強“美麗經濟”,走好綠色生態的發展之路
八公山區有得天獨厚的生態稟賦,自然造化的地質奇觀,源遠流長的楚漢文化,文化底蘊深厚,旅游資源豐富。
過去十年,該區以文化為靈魂、旅游為載體,以項目為牽引、以活動為平臺,培育新業態、力推全域游,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擦亮“八公仙境豆腐故里”文旅名片。
今年9月15日至10月8日,精彩紛呈的八公山區第三屆文化旅游節暨燈光藝術展成功舉辦。璀璨奪目的夢幻燈光秀點亮八公山“美麗夜景”;全新升級改造的地質博物館帶來沉浸式體驗;獨具特色的陶瓷書畫藝術展彰顯地域文化;爭奇斗艷的盆景展吸引游客流連拍照……這場融合旅游、文化、交流、展銷于一體的文旅盛會,推動了八公山區文旅融合持續“加速度”、呈現“新狀態”。
節慶搭臺抓營銷引“流量”。八公山區抓住關鍵時間點,開展不同主題的旅游營銷活動,不斷以文旅活動聚集人氣。舉行以“擁抱大自然,相約八公山”為主題的半程馬拉松賽,吸引了省內外近5000名馬拉松選手參與;舉辦首屆新春文化廟會,民俗特色精品節目匯演等活動讓游客流連忘返;舉辦八公山區文化旅游節,帶動了鄉村旅游熱潮……一系列活動,也放大了文旅融合“疊加效應”。
“以前來旅游,半天在景區轉轉就回去了。現在來了八公山一天都玩得不盡興,有時還會在附近民宿住一晚。”前來八公山區旅游的一位游客深有感慨地說。而這也是八公山區旅游產業加速發展的縮影。
如今,在八公山風景區周邊各依山傍水的村落,全域旅游正綻放出別樣魅力。白天,在閃沖村體驗親近自然的田園采摘,在南塘村參加充滿野趣的親子活動,在妙山村品嘗味道純正的農家菜;晚上,入住妙山村、閃沖村的民宿,享受鄉間的悠閑時光……
培育新業態,創新塑品牌。八公山區指導景區周邊村成立了“旅游發展黨建聯盟”,探索“生態旅游+特色農業”“休閑旅游+電商扶持”“綠色旅游+項目發展”等模式,大力發展鄉村旅游,走出了一條“以旅富民”的新路子。
項目牽引,提服務強內涵。深入開展5A級風景區創建,漢闕廣場、四季花海、四季漂流等項目開門迎客,樂澗套林區完成提升改造,君泰旅游度假酒店主體工程封頂,八公山風景區建設提升項目年內完工……隨著文旅項目的落地開花,八公山區的旅游業態不斷豐富拓展。
綠色生態是八公山區的靚麗底色。十年來,該區堅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力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全面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讓八公山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也繪就了全區宜游宜居宜業綠色生態新畫卷。
筑牢平安根基,護佑民生福祉,走好共建共享的幸福之路
八公山區全區目前共劃分為219個網格,其中專屬網格3個,每個網格約有人口540人,同時著力打造“多彩八公 五色網格”工程(即黨建引領的紅色網格、平安護航的藍色網格、生態文明的綠色網格、暖心服務的橙色網格、多元共治的金色網格),不斷深化“網格化+網絡化”的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模式,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
“小網格”撐起“大平安”,“小平臺”實現“大作為”。依托網格化管理服務平臺,發揮“老娘舅”“鄰里幫幫團”等多元調解力量,該區就地化解矛盾糾紛,努力實現“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街、矛盾不上交”。
平安是福,在百姓心中最大的幸福莫過于平安。該區已連續23年獲評省“平安縣區”,2021年底區委平安辦榮獲“平安中國建設先進集體”,八公山區人民群眾獲得了滿滿的安全感。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十年來,八公山區加快補齊民生短板,不斷筑牢民生底線,讓廣大群眾的幸福指數節節攀升。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十年累計撥付民生資金33.79億元,占財政總支出的85%,年均增長7%,不斷增強基本服務供給。
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建成通車孔李淮河大橋,順利完成淮鳳路改造、老淮鳳路擴建等重點工程,建成街頭游園6個、口袋綠地10.4萬平方米。
就業“飯碗”端得更牢。緊緊圍繞用工企業需要和市場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崗前技能培訓、創辦企業培訓等,提高重點群體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
文明創建涵養氣質。下足繡花功夫,高標準推進文明城市創建,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改善生活環境,提升城區品質,將一件件為民實事辦到了群眾心坎上。
從就業不愁到教育均等,從老有所養到病有所醫,從住有優居到出行方便……八公山區辦好民生實事,寫好民生“答卷”,讓群眾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比蜜甜。
十年來,實干奮進,追趕跨越,八公山區在“蝶變”的道路上交出了一份高質量、有溫度、活力勃發的答卷。
砥礪前行,奮進不止。八公山區將繼續踐行“快”節奏,鎖定“實”常態,凝聚精氣神,勠力創闖干,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展現新氣象,干出新作為,奮力譜寫八公山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記者 何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