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本輪新冠肺炎疫情,市救助站迅速行動,累計救助人員30人,熱線引導15人次,勸導街面流浪人員155人次,街面救助巡查100余次,送返18人次,為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撐起“防護傘”。
堅持關口前移,筑牢三道安全防線
守好救助第一道防線。市救助站對主動到站尋求救助人員,統一落實佩戴口罩、體溫測量、“兩碼聯查”、軌跡排查等防疫措施;對求助人員發熱者,尤其伴有乏力、干咳等癥狀的,立即轉運醫療機構診斷救治,同時做好信息上報。詢問救助人員來站前的14天期間內,是否有疫區旅居史或與確診、疑似新冠肺炎感染者接觸史,并通過全國救助管理信息系統核實,在《救助登記表》上登記錄入。開展健康宣教,發放疫情防控圖片、小冊子等,教導其怎樣正確防控疫情,不傳播疫情,保護好自身安全及他人健康。
守好內部管理第二道防線。市救助站對站內受助人員,做好每日健康檢測,對滯留人員結合實際情況按照能接盡接的原則安排接種新冠疫苗;對離站人員提前進行兩輪核酸檢測,其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的方可辦理離站手續。
守好人員流動第三道防線。市救助站要求全體職工不聚集、少外出,非必要不離開本市,不前往國內中高風險地區,日常生活和工作按要求自覺佩戴口罩、亮碼、測溫,主動配合社區工作人員,開展疫情防控。
實施暖心救助,用心用情溫暖特困群眾
街面巡查不松懈。疫情發生以來,市救助管理站堅持執行24小時值班,24小時不間斷街面巡查救助,重點對市區繁華地段、長途汽車站、高鐵站、橋梁涵洞等重點區域進行巡查,發現流浪乞討人員立即采取措施,提供口罩、食品、衣物等必要的防疫物品和生活物資,并就近安排核酸檢測,發現異常狀況及時報告轄區疫情防控指揮部妥善處置。
站內關懷不降溫。市救助站持續開展心理疏導,向受助人員普及防疫知識,增強自我防護意識。對長期受助人員、臨時救助安置點的受助人員,定期通過電話或視頻方式送上關心關愛,并時常送去衣服食品,書籍或電子書籍器材,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緩解他們的心理緊張情緒,最大限度地體現人性化服務。
部門聯動增合力。市救助站加強與定點醫院協作,為受助人員進行每周2次核酸檢測。開通疫苗接種綠色通道,向財政部門爭取資金,做好防疫物資采購和儲備,采購了救助服裝、口罩、消毒液、酒精、紅外線體溫計等一批防疫用品,為符合條件的87名受助人員接種了疫苗,為他們撐起健康安全的“保護傘”。(記者 朱慶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