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謝家集區蔡家崗街道黨工委書記徐孝玉
“我們街道始終把創城工作作為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改善人居環境的惠民工程,緊扣創城目標任務,凝心聚力真抓實干,創建工作有序推進。”日前,謝家集區蔡家崗街道黨工委書記徐孝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按照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部署,圍繞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結合‘八大提升’行動要求,強力推進各項工作任務落實,目前街道區域內城市環境明顯改善、城市形象明顯提升、城市文明明顯進步,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感不斷增強。”
徐孝玉說,開展文明城市創建的根本目的是要滿足人民群眾對物質生活、精神生活多元化、多層次的需求。蔡家崗街道黨工委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把群眾呼聲作為最準確的“風向標”,在“我為群眾辦實事”中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制定了“我為群眾辦實事”任務清單,大力開展環境衛生、公共秩序整治,有效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
徐孝玉告訴記者,為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街道把機制建設作為最有力的“助推器”,全面落實了領導包保機制,實行班子成員分片包保,牽頭領導率先垂范,親抓親管,靠前指揮,做到現場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問題、限時解決問題。街道實行文明創建網格化管理,精準配強網格隊伍,轄區4個社區建立了20個創建“小網格”,同步建立20個網格小組,招募成立了25支志愿者隊伍,從宣傳、環境整治以及物業管理等方面推進文明創建工作,形成了“領導帶頭、部門配合、上下聯動、地企支持、全民參與”的創建格局,為文明城市創建注入動力、凝聚合力。
徐孝玉介紹,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是最嚴格的“標準繩”,蔡家崗街道嚴格對照測評體系,對轄區內創建薄弱領域迅速開展了整改,在基礎設施方面,街道增設了小區、小巷路燈共319盞,修復路面4條,解決露天排水溝20余處,新增健身器材、戶外乒乓球臺約30件投放居民小區并全部使用,同時,街道、社區駐地新增無障礙通道、無障礙設施共5處,綜合文化服務(站、中心)補充各類書籍約855本。在轄區環境提升方面,截至目前,轄區內各小區已開展環境整治15次,樓道內雜物堆放、毀綠種菜、非機動車私拉電線充電等不文明行為得到有效整治。針對轄區背街小巷創建重難點問題,街道逐條梳理原因,多方找所屬單位協調,共同商議制定門前三包,明確“誰收費、誰管理、誰監督”機制,規范經營共建文明小巷。在組織志愿服務方面,街道、社區在轄區主要路口開展文明勸導行動,組織養犬管理志愿服務隊伍,摸排了7個小區,990戶養犬戶,登記養犬數1070只。在提升物業管理方面,針對轄區內新中社區6個散戶村、花溪社區站后村、振興社區勘建村8個沒有物業的散戶區,街道聯合東華物業成立了物業管理全覆蓋領導小組,與東華物業謝家集區物業分公司簽訂了服務管理協議,委托東華物業公司對所有無物業散戶進行服務管理,實現了物業管理全覆蓋。
徐孝玉說,現在轄區內文明創建共享共建的氛圍不斷濃厚,尤其是在此次疫情給廣大居民工作生活帶來諸多不利影響前提下,居民們更加意識到了健康生活方式、宜居生活環境、良好文明素養的重要性,不亂扔垃圾、文明養犬、不私搭亂建等已然成為大多數居民普遍遵守的生活自覺。
“針對文明城市創建月測評存在問題,街道每周召開調度會,與轄區派出所、物業負責人三方研討,形成合力,共同開展環境整治。”徐孝玉告訴記者,目前街道已把轄區站后村、堪建村以及背街小巷澳門街納入老舊小區改造計劃,對露天明溝、損毀路面、外墻粉刷等進行了重新改造。下一步,街道將在新社四村、站后村等路段粉刷文化墻,對轄區環境進行綜合提升改造。同時街道還將進一步加大文明城市創建宣傳力度,讓更多的市民加入到文明創建志愿者隊伍中來,營造“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創建氛圍,齊心協力,讓更多群眾共享文明創建成果。(記者 蘇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