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份安徽好人評選揭曉,淮南王駿飛獲評8月份“安徽好人”。王駿飛通過參加安徽省健康脫貧“百醫駐村”行動,被派駐至宣城市宣州區黃渡鄉嶧山村衛生室工作,駐村一年多,他跑遍了嶧山村11個自然村、35個村民組的家家戶戶,日常診療1785人次,其中針灸治療約600余人次,入戶隨訪1320余次,開展帶教查房23次,各種講座21次,宣教受眾1400余人次。2021年1月9日,王駿飛駐村開展工作時,遭遇交通意外不幸去世。去世前王駿飛任淮南東方醫院集團中醫科主任,生命永遠定格在55歲。
“百醫駐村”勇擔使命
2019年8月,王駿飛報名參加“百醫駐村”行動,被派駐至宣城市宣州區黃渡鄉嶧山村衛生室工作,任村衛生室主任,兼任黃渡鄉衛生院副院長。為了不影響工作,他把正在上高中的女兒送到了私立學校讀書,自己風塵仆仆趕往駐地。來到嶧山村,他一邊想辦法融入村民中去,一邊了解周邊村衛生室,并向當地村醫“取經”,熟悉村醫工作內容、流程。工作穩步開展后,王駿飛除每天對村民們開展日常診療及慢性病管理、家庭醫生履約服務以外,還運用針灸為鄉親治療各種急慢性疼痛頑疾。針灸見效快、價格低、施治便捷,因此村民們非常喜歡,周邊十里八鄉的村民聽說后紛紛找王大夫治療。駐村一年來,王駿飛跑遍了全村各家各戶,以及電話了解外出務工人員的身體情況,根據實際提出一些指導意見。截至2020年底,王駿飛完成全村所有簽約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健康體檢工作,221名有償服務包的體檢工作也完成80%,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履約率完成76.36%,完成了第一到第三季度高血壓病、糖尿病的慢性病隨訪工作,在衛生室的各類臺賬,目標明確、流程合理、持續高效。王駿飛為衛生院全體成員和全鄉十余名村醫傳授中醫藥基本知識,并推廣農村中醫藥適宜技術,基本上每月傳授一門技術。此外,他還承擔2名衛生院年輕醫生的針灸技能代教工作。在給村民看病的同時,他對村民講解健康知識,指導村民做好疾病預防,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義無反顧迎戰疫情
2020年新春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沖淡了原本喜慶的春節氣氛。大年三十晚上,王駿飛看到宣州區衛健委疫情動員令,來不及與家人團聚,他買好年初一首班車票,第一時間返回嶧山村,與3018位村民攜手并肩,共同戰“疫”。與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戶摸底排查返鄉人員,登記在冊,每天監測返鄉人員及其密切接觸者的體溫和身體情況,反復向村民宣傳防疫知識、做居家隔離人員的思想工作。在王駿飛的工作日記里,他這樣寫道:“回顧這一年來,工作中日常診療1785人次,其中針灸治療約600余人次,入戶隨訪1320余次,開展帶教查房23次,各種講座21次,宣教受眾1400余人次……”王駿飛自2019年8月來到黃渡鄉衛生院,就很少回淮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還奔波在工作路上。村民們得知王駿飛大夫去世的消息,大家都不敢相信地說:“王大夫是個大好人,為村里人防病治病,哪里需要,他就在哪里出現,他就像咱村里人的保護神,咱們對他都特別有感情,和他說話,就像自家人一樣。”
技術為先,醫德是本
在淮南東方醫院集團總院,作為中醫科的領頭人,“技術為先,醫德是本”是王駿飛對科室醫護人員的要求。在他的帶領下,中醫科與康復科、中藥房三者之間的關系,建設成三位一體的服務體系,他發揮傳幫帶作用,以自己傳統醫學針灸、推拿的優勢,嚴把中藥飲片質量關,引進中藥顆粒制劑以及先進的煎藥設備,密切配合臨床,確保臨床用藥的安全、方便。王駿飛把醫術和熱血灑在了健康扶貧第一線,“山難渡、水難渡,血灑脫貧路”“你回到了大海的懷抱,帶走了嶧山呼喚;你一直沒有離開,根植在群眾腦海”嶧山村村民用詩歌寄托著對這個好大夫的無限哀思。(記者 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