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庵區“7·16”特大暴雨應急救災工作速記
7月16日傍晚到17日凌晨,我市遭遇歷史罕見的特大暴雨。田家庵區舜耕點,3小時最大降水量(219.4毫米)、6小時最大降水量(251.4毫米),為全市最大降雨點,特大暴雨造成該區大面積停電,內澇十分嚴重。轄區新淮街道最嚴重地方水深超過2米,公園街道東苑西區積水已漫至1樓,國慶路、朝陽路、廣場路等多個重要路口無法通行,大量群眾被困家中,生命財產安全面臨嚴重威脅。
嚴峻的內澇災情,是一場非常時期的特殊考驗。田家庵區迅速成立“7·16”特大暴雨應急救災工作指揮部,下設一辦八組,科學高效推進應急救災工作。全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挺身而出,沖鋒在前,迅速開展搶險救援、轉移安置受災群眾,在搶險救災和災后生產生活秩序恢復中踐行初心使命,書寫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答卷。
危難時刻,頂風冒雨逆行一線。新淮街道地勢低洼,內澇最為嚴重,區人武部立即出動新淮街道民兵應急排,攜帶沖鋒舟救生衣等裝備,緊急趕赴各居民樓挨家挨戶排查,轉移安置受災群眾;田家庵區淮河大道北段東苑西區、區十三小學附近巷子等多處有老人、兒童被困,消防救援人員接警后,火速趕赴現場救出被困群眾;暴雨導致國慶、朝陽、廣場等許多路段積水嚴重,區公安分局出動警力780余人次,車輛350余臺,救助群眾230余人;區農業農村水利、城鄉建設等部門緊急征調排水泵50余臺,對城區低洼積水嚴重地區進行緊急排澇……據初步統計,截至18日下午,此次特大暴雨,緊急轉移安置2903人,其中集中安置313人,分散安置2590人。該區強化救災物資供給,確保了轉移安置群眾有住處、有飯吃、有安全飲水,生活有保障。
積水漸退,清淤消殺迅速跟進。7月17日凌晨5時起,針對內澇導致的主次干道、小街小巷等地方產生的淤泥、垃圾,田家庵區出動城管執法人員400余人次,環衛職工1500余人和近百臺清掃機械,清淤除障恢復市容市貌。截至目前,拆除影響救援通道搭建3處,處置地面塌陷險情1處,清理占道經營106處,清運淤泥、垃圾約1000噸。區直有關部門、各鄉鎮街道、村(社區)的黨員志愿者、青年志愿者也積極行動,開展災后環境清理整治和消毒消殺,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記者 李東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