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家集區第十次黨代會以來經濟社會發展精彩紛呈
山清水秀,天藍樹綠,優美的生態環境讓“臟亂差”的老工礦區印象一去不復返。
四通八達,衣食無憂,幸福的生活品質讓平安快樂伴隨著人民群眾的每一天。
區第十次黨代會以來,謝家集區攻堅克難、銳意進取,推動轉型提速高質量發展,區域綜合實力實現大幅躍升;決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和污染防治攻堅戰,民生福祉實現全面提升;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發展活力持續釋放;堅決扛牢政治責任,持續優化政治生態,全面從嚴治黨縱深推進。
講政治、顧大局,凝聚忠誠擔當的“謝家集共識”
謝家集區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胸懷“兩個大局”,心懷“國之大者”,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鑄就了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該區制定了《關于貫徹落實中央政治局〈若干規定〉和省委、市委〈意見〉精神堅決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意見》,做到有令則行、有禁則止。聚焦政治整改,謝家集區高質量推進中央巡視安徽反饋意見整改、十屆省委巡視整改工作,制定《中共謝家集區委關于加強黨內政治生活政治文化政治生態建設的意見》,堅決肅清了“陳楊方曹”遺風遺毒。
穩增長、調結構,書寫實干興業的“謝家集作為”
保持戰略定力,堅決克服煤炭去產能、疫情汛情和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等不利因素影響,謝家集區切實打好轉型升級組合拳,新動能加快培育,主要經濟指標逆勢上揚、爭先進位,區域綜合競爭力全面提升。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3.8%,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3.3%,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2.7%,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6.9:24.2:68.9,特別是2020年17項核心指標中10項增速位列全市前三。工業經濟突飛猛進,產業集群加速形成,高端金屬、裝備制造、新型材料等一批產業逐步成為優勢主導產業,新型功能材料產業基地先導企業宏泰鋼鐵年產值達到26億元,淮南高新區智造園區實現年產值28億元,全區規上工業企業增至63戶,榮獲省制造業發展增速“十快區”稱號。糧食生產連年豐收,現代農業加快發展,草莓、酥瓜、西紅柿等九個特色農業基地帶動示范效應逐步顯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年均增長4.6%,獲評全市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優秀等次。現代服務業煥發生機,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區品牌優勢持續放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1.3%,輻射皖北的淮南西商農商城項目即將開園運營,成為區域經濟重要增長極。
補短板、強弱項,彰顯善作善成的“謝家集決心”
謝家集區堅持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最大民生工程,投入專項資金2.13億元,實施脫貧攻堅十大工程,1572戶2835人全部脫貧、3個貧困村出列,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孫廟鄉獲評全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區鄉村振興局掛牌成立。該區強力推進污染防治,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煤系固廢堆場實現全部清零,修復礦山105公頃,PM2.5年均濃度持續下降,謝家集澗溝、城區污水管網等一批事關長遠的民生設施相繼完工。西部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一期)和李一、李二礦修復治理項目開工建設,五年來成片造林2000畝,生態環境發生歷史性、整體性好轉。
優環境、精治理,樹立共建共享的“謝家集形象”
交通路網連線擴面,引江濟淮工程東津渡大橋、102省道大孤堆至許橋段、謝三路西延接二通道工程順利推進,西經十八路、沿河路、桂山路等城市堵點相繼打通。西城嘉園、砂里崗棚改安置區等一批保障性安居工程順利交付,唐家山公園、蓮花濕地公園、老馬山游園相繼建成,城市宜居品質不斷提高。城市治理更加精細,持續開展文明城市創建和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廁所革命”深入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勢如破竹,美麗鄉村建設串珠成線,新增城市綠地近20萬平方米,改造提升老舊小區近百個,建成美麗鄉村27個,改造農廁5214戶,拆除私搭亂建6萬平方米,實現物業服務和農村環衛市場化運營全覆蓋,文明創建月度測評排名全市前列,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評估驗收成績排名全省前列。
抓改革、促開放,激發敢闖敢試的“謝家集活力”
經濟和行政體制等8個領域430項改革任務穩步推進。順利完成政府機構改革任務,政務服務“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全面實施,“放管服”改革順利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4000平方米新政務服務中心投入使用。完成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和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獲評2017年度全國生育狀況調查優秀單位稱號。農村綜合改革步伐加快,農村土地確權頒證、“三變”改革試點全面完成,三級河湖長制和林長制全面建立,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實現全覆蓋,成功命名全省第三批城鄉社區協商示范區。開放通道加速拓寬,商合杭高鐵跨境通車,與嘉興平湖市、湖州南太湖新區、合肥瑤海區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開放平臺不斷完善,被列為全省鄉村振興先行示范區,新型功能材料產業園被列為全市五大百億產業基地之一。
謀民利、紓民困,詮釋以民為本的“謝家集情懷”
堅持民生為重,始終把人民群眾需求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確保財政支出超8成投向民生領域。公共服務質量和水平不斷提升,社會保障擴面提標,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8987元、17879元,年均增長7.8%、9.3%,居全市領先水平。堅持教育優先發展,以優異成績通過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國家督導評估。區域醫療健康保障水平再上新臺階,新華醫院成功創建三甲綜合醫院,廣濟醫院、佳樂婦產醫院、博致骨科醫院建成運營,區養老服務中心成功創建省級智慧養老示范工程,臥園社區榮評國家“敬老文明號”稱號,食品藥品安全工作位于全市先進行列。平安謝家集建設扎實有效,掃黑除惡成效顯著,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顯著提升。
踐初心、勇作為,凸顯攻堅克難的“謝家集擔當”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汛情,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恪守“黨旗始終在戰斗一線高高飄揚”,團結帶領廣大群眾夜以繼日、拼搏奮戰,抗疫戰洪雙戰雙勝,全區未出現一例新冠肺炎疑似和確診病例,防汛救災實現“無重大險情、無人員傷亡、無重大損失”。直面矛盾問題,25天完成謝家集澗溝項目新增192戶、5萬平方米征地拆遷,接續實施謝李路環境改造提升工程,一攬子解決澗溝沿線臟亂差問題;2個月完成謝一礦、李一礦、李二礦垃圾堆場無害化處理;3個月完成瓦埠湖圍網拆除集中攻堅,清除圍網近10萬米,清理水面2200余公頃。
強引領、轉作風,展現干事創業的“謝家集風采”
加強思想政治建設,認真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充分挖掘傳承王影懷等革命先輩的紅色基因,涵養全區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認真組織開展“高質量發展,我們怎么干”大討論活動,以思想“破冰”引領行動“突圍”,凝聚高質量發展全面共識。創新培育“亮燈領航”“三維網格管理”“3511優秀人才工程”等黨建特色服務品牌,施咀村黨支部獲評安徽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持續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在全市率先完成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年度目標任務,集體經濟空白村、薄弱村實現全部清零。(記者 蘇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