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市委、市政府隆重召開“高質量發展,我們怎么干”大討論活動動員大會。一場以思想解放為目的,加快淮南高質量發展為目標的大討論活動,正在全市掀起熱潮。
雖然我離開工作崗位已有30年,但我和每個淮南人一樣,時時刻刻關注淮南的發展。我已經90歲了,自知時間不多,總想為淮南發展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最近一段時間,我和市新四軍研究會幾位同志相約,到相關縣、區和開發區進行了系統地學習觀摩。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高質量發展,我們怎么干”大討論帶來的新氣象、新變化。感懷很多,幾句概括:滿目新氣象,各自有典型;乘勢大發展,星火可燎原。
此文作為我們參與全市正在開展的“高質量發展,我們怎么干”大討論的一篇書面發言。
一、招商引資初見成效
在淮南經濟技術開發區、淮南高新區以及壽縣、鳳臺、田家庵、大通等縣區繁忙的土地上,一座座廠房平地而起,一件件產品在生產線上流淌,一個個創新在技術攻關中誕生。從機械裝備到智能制造到生活日用,許多帶著淮南氣息的產品銷往國內外,從中我們的第一個感受就是招商引資帶來了初步成效。
坐落在潘集區的安徽(淮南)現代煤化工產業園區,一家名為安徽嘉璽新材料公司的招商引資企業,用18個月的建廠投產速度,創造了“淮南速度”。5月12日,當我們來到這家企業的時候,占地340畝、投資20億元的一期(35萬噸/年苯乙烯)、二期(20萬噸/年聚苯乙烯)已經建成投產,廠區各種管罐林立,智能總控在6層的綜合辦公樓里。作為淮南市招商引資的重點項目,嘉璽公司是一家專業致力于苯乙烯上下游產業延伸的技術研發、生產經營和進出口貿易的精細化工企業。一、二期項目投產后,預計每年可實現產值50億元,稅收2.5億元。全部項目年總產值將超100億元、年稅收超5億元。
2019年6月15日,嘉璽公司一期項目正式開工。今年1月21日,一期項目順利投產。18個月的速度建廠投產,預計今年將達到40億元的產值,為淮南帶來2.3億元的稅收,這就是招商引資帶來的成效,這就是現代煤化工園區閃現的亮點!作為曾經的工業大市,淮南在高質量發展路上前行,需要這樣年產值上百億的企業形成先鋒隊!
如果說嘉璽公司創造出建廠投產的“淮南速度”,那么安徽貝可科技和安徽灰熊視創科技公司則是接連刷新了從考察、洽談到簽約落地的“淮南速度”。
2019年7月15日,智能顯示終端項目簽約儀式在高新區管委會舉行。項目由深圳市貝可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5億元,主要建設智能顯示終端背光模組、全貼合電容觸摸屏面板玻璃生產基地。從考察到項目簽約落地共歷時13天,當時被稱贊為“淮南速度”。
深圳灰熊視創科技公司負責人是這次簽約儀式的嘉賓,作為貝可公司的下游產業和伙伴公司,大家都鼓動灰熊視創在淮南落戶,于是,僅僅用12天的時間,總投資5億元的安徽灰熊視創科技公司便于7月26日在高新區成立,又一次刷新了招商引資的“淮南速度”!
2020年,安徽貝可科技年產值1.75億元,安徽灰熊視創科技年營業收入2.6億元。5月20日上午,我們在高新產業園里的貝可科技和灰熊視創的生產車間里看到各種規格的顯示屏和TV整機,這些智能顯示產品讓我們看到科技改變生活的力量,更讓我們為淮南的車間里能生產出這樣高科技的產品感到自豪。
除了制造業,讓我們耳目一新的還有種植業。
5月13日上午,我們第三次來到位于鳳臺縣的安徽州來綠港產業園,從我們第一次來觀光之后,我們就不斷地向各級領導和朋友們介紹這個項目,因為這個產業園改變了我們對種植業的認知,讓我們看到了農業發展的美好前景。
安徽州來綠港產業園也是招商引資的項目,總投資約6.8億元,園區總占地面積1045畝,高端設施農業面積44萬平方米。園區包含智慧農業生產、工廠化種苗繁育、高科技示范展示及觀光采摘、家庭農場模式示范等功能區。
這個產業園與傳統產業園相比,有幾大優勢:單體面積大、綜合技術領先、建設成本低、產出效益高、輻射帶動能力強。規劃建設的智能玻璃溫室面積24萬平方米,是目前亞洲規劃投產的面積最大的單體智能玻璃溫室,生產配套設備最先進的生產集群。
我們走在智能化玻璃溫室里,看到各種無土栽培的蔬菜生長在管子里、架子上、水里,它們在全天候氣候控制系統、智能化水肥控制技術等先進技術的培育下,病蟲害少,長勢喜人。據園區技術人員介紹,智能化玻璃溫室種植的番茄、黃瓜等蔬菜產量每平方米約80公斤,是普通蔬菜大棚的3-5倍;園區年產蔬菜達到2000萬公斤,種苗2億株,產值超過2億元。
養殖業的招商引資在鳳臺縣也看到了亮點,2017年,鳳臺縣引進牧原食品股份,成立了安徽鳳臺縣牧原農牧公司,規劃年出欄100萬頭生豬養殖項目,總投資16億元,在鳳臺縣古店鄉等4個鄉鎮建9個養殖場和1個飼料廠,2020年生豬出欄量近30萬頭,今年6月可達出欄量61萬頭商品豬。
種植業、養殖業的現代化生產,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這是招商引資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效。
二、園區產業漸成特色
通過實地觀光、座談,我們感到淮南的發展招商引資起了重要作用,招商引資帶來成效和變化非常顯著,但需要說的是,招商引資工作到今天有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要做到精準化招商。目前淮南市的幾大開發區都有了自己的產業定位和布局,希望形成差異化特色,做強做足各個園區的特色,就要求我們在招商工作中要按照園區規劃去精準招商,把園區的主產業鏈做長、做完整。
在淮南經開區的淮南陜汽專用車公司的生產車間,每8分鐘下線一輛重卡底盤;每3個小時下線一輛碳鋼罐車;每8個小時下線一輛鋁合金半掛整車,陜汽淮南專用車公司每分鐘在創造3.5萬元產值,2020年突破2.7萬輛大關,產值突破70億元,今年將突破100億元,成為淮南市非煤企業的排頭兵!
淮南陜汽專用車公司,是2011年開始建設的招商引資企業,近10年來,矢志不渝地朝著“把淮南打造成中國新能源商用車創新之都,鏈合產業集群,成為中國汽車工業活力之源”的方向發展,經開區對此實施龍頭企業培強扶優工程,支持陜汽淮南公司做大做強,打造百億專用汽車制造產業。去年,在淮南陜汽專用車公司的東側,經開區開發建設了22萬多平方米的綠色制造園區,以此為載體,圍繞陜汽淮南專用車公司匹配產業鏈、供應鏈,實施鏈精準招商,吸引專用車零部件廠商集聚,然后將專用車產業鏈向前、后延伸,打造華東地區專用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到2025年,預計實現經營性收入400億元,工業總產值200億元!
有這樣百億產業集聚,我們相信,淮南未來幾年將有跨越式發展。
圍繞一個主導產業打造其產業鏈、供應鏈,吸引產業集聚,這是我們招商工作的方向。
我們在淮南高新區的灰熊視創科技公司看到顯示屏包裝盒里用的就是煤化工產業園里嘉璽公司生產的苯乙烯包裝用品,這個現象提醒我們的招商工作人員一定要對淮南重大的項目有所了解,在招商過程中一方面宣傳這些重大項目,更重要的是借助于這些重大項目,引進與之相關的產業鏈項目,讓商家從原材料采購半徑和供應鏈的反映速度上,認準在淮南投資。
現在,淮南經開區已經把做優做強專用汽車及零部件作為首位產業,醫療健康等成為其主導產業;淮南高新區以發展大數據產業為主要特色,打造智能終端顯示產業;安徽(淮南)現代煤化工園區以煤氣化工、煤制天然氣和精細化工為主導產業;各縣區的產業園也都呈大干快上之勢,發展前景很好。
三、本地企業彰顯實力
近年來,淮南本地的民營企業也在發展壯大,安徽唐興機械裝備公司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
地處大通區上窯鎮工業區的唐興機械裝備公司,是一家2005年成立的淮南本地企業,發展到現在,已建成國內外領先的現代化非開挖裝備制造業的基地,全球頂管掘進成套裝備的供應商。
5月18日,我們來到這家企業,沒有想到這里生產的各種規格的頂管機不但參與了國家工程和全國很多城市的重大市政工程,而且遠銷東南亞、南美、中東和澳洲,在馬來西亞還建了分廠。站在幾人高的頂管機前面,我們感到這家公司和這個大規格的頂管機一樣,充滿著威力!淮南本來就是一座充滿力量感的城市,在高質量發展的路上,有這樣的頂管企業當開路先鋒,什么樣的巖石不能破?
唐興機械裝備代表的是本土工業,淮南宜生食品則代表本土食品業。淮南牛肉湯現在已經成為全國有名的小吃,淮南宜生食品公司是一家把本土生產的淮南牛肉湯,遠銷到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民營企業。
5月28日,我們來到位于田家庵區安成經濟開發區的淮南宜生公司,看了自動化粉絲生產線和研發的小吃新品種,得知公司2020年產值達到1.5億元。一家生產小吃的企業能夠有上億元的產值,我們為淮南宜生公司叫好的同時,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把淮南牛肉湯的產業鏈做好做長。淮南牛肉湯全國知名,其生產鏈也很長,能不能在一個園區里把牛肉湯相關的產業都聚集起來,合力打造成淮南牛肉湯產業集群,這恐怕是淮南牛肉湯真正走向全國的一條路徑,也是將淮南相關農產品打造成淮南品牌的一條路徑。
四、重大工程展現錦程
5月26日上午,天下著雨,我們來到壽縣陶店鄉瓦埠湖大橋連接線工地上,我們知道建設瓦埠湖大橋是瓦東瓦西群眾的最大呼聲,更是促進瓦埠湖流域經濟發展的一大橋梁紐帶。站在湖邊的工地上,眺望瓦埠湖,煙雨朦朧,毛澤東主席的詩句在心中升起:“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工程負責人介紹,瓦埠湖大橋及連接線工程總長26.801公里,大橋設計為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標準,計劃今年12月31日前完成交工驗收并通車運行。
5月26日下午,天空放晴,在昔日淝水之戰的主戰場上,我們看到了恢弘的場景——商合杭高速鐵路架在這里,合淮阜高速公路架在這里,引江濟淮的船閘架在這里,這片寂靜了1000多年的土地,現在是如此的熱鬧,聚集著巨大的張力!
引江濟淮工程是一項跨流域調水工程,涵蓋安徽省和河南省15市,共55個區縣。壽縣段過境長度約93.45公里,是江淮運河航道,按照二級航道規劃建設。在東淝閘建設工地上,項目負責人介紹,這個船閘將于明年3月竣工,通航能力為2751萬噸。通航后的江淮運河,將結束淮河中游與長江中下游水運不暢的歷史,構建淮河水系第二條通江入海通道,形成一條平行于京杭大運河的中國第二條長度超過千公里的南北水運優質航道。
從2019年壽縣有史以來有了高鐵站,到今后壽縣有大航運的港口碼頭,交通的便利、眼界的開闊、物質的聚集,讓這座千年古城在煥發著生機。特別是壽縣新橋國際產業園的建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依托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全方位承接省會合肥輻射,成為淮南與合肥一體發展的紐帶,是淮南高質量發展的橋頭堡。今后的壽縣,要站位更高、謀劃更早、行動更快,把歷史文化、紅色文化變成發展的活力和后勁,讓文化自信成為淮南發展的深厚底氣和持久力量。
高質量發展,淮南在蓄勢前行!(宋長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