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上午,大通區洛河鎮居民汪琴家里來了幾位親朋。她打算中午在家招待他們,于是來到附近的蘇果超市選購了一些肉類、蔬菜、瓜果等,隨后在設在超市的快檢臺進行了農藥殘留等項目的快速檢驗,結果顯示各項指標合格。“經過檢驗合格的食品,吃著更放心!”汪琴說。
為保障群眾吃上放心食品,大通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你送我檢”活動,在各商場、超市、農貿市場等場所開展食品安全檢查,設立咨詢臺、宣傳臺和快檢臺,對蔬菜、水果、水產、肉類及米面油等生活用品,現場進行農藥殘留、抗生素、重金屬等項目的快速檢驗并公示結果。
“辦實事”是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一環。大通區堅定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為群眾辦好保居民就業、促進優質學前教育均衡發展、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暢通城市內循環、保障群眾吃上放心食品、建設區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加強鄉鎮衛生院建設七項實事,把工作做到老百姓心坎上,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就業是民生之本。該區充分發揮公共就業服務主渠道作用,扎實推進“保居民就業”工作。2021年,全區計劃開展“周三”專場、“周六”專場和各類主題招聘會共計150場,每月按實際計劃開展,制作招聘宣傳單頁4000份,預計提供就業崗位2000余個。聚焦重點群體,開展服務退役軍人、高校畢業生、農村困難群眾、失業人員等人群的各類招聘會。針對不同行業,為餐飲服務、機械制造、紡織服裝、電子裝備、食品加工等行業舉辦專場招聘會,幫助企業緩解用工難。
教育是國之大計。該區聚焦提升基礎教育綜合能力,推動區內優質學前教育資源均衡發展。啟動大通區幼兒園錦繡分園改造項目,項目總投資400余萬元,占地面積3500平方米,設計規模為9個教學班270個學位,預計2021年9月完工,具備開園條件。同時,積極引導人民群眾開展健步走、廣場舞、氣功、太極拳等健身活動及展演,開展籃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廣場舞等業余體育賽事,積極參加省、市業余體育比賽。堅持體育惠民,計劃為上窯紅光村、洛河陳莊村等5個村建設健身路徑,完善健身公共服務體系。
農業穩,天下安。該區將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在孔店鄉王祠村、東河村、古堆村、大郢村行政村建設18000畝高標準農田,項目總投資4050萬元,提升農田質量,提高群眾收入。對孔店鄉洪圩村、新街村、河沿村,上窯鎮外窯村、馬崗村,九龍崗鎮王樓村、九龍崗村,洛河鎮王莊村8個行政村村莊內部的干道和巷道進行提升改造,并進行綠化、亮化,對綜合性公共服務中心進行提升改造等建設。計劃籌措資金4400萬元,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短板,約惠及1.7萬群眾。
交通事關群眾出行。該區環鐵路西至田大南路,東至中興路,長約2000米,周邊有近5000戶群眾,是居民日常出行的主要市政道路。目前,道路向東尚有約300米未修建,無法連通即將建成的城市主干路中興路。目前,大通區已積極與市資源規劃局、市城鄉建設局和淮南經開區對接,計劃4月底5月初啟動建設,暢通城市內循環。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2021年,該區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監管力度,計劃完成食品快速檢測不少于20000批次,食品、農產品監督抽檢及風險監測不少于406批次。在商場、超市、農貿市場等開展食品安全檢查,并設立咨詢臺、宣傳臺和快檢臺,圍繞蔬菜、水果、水產、肉類及米面油等群眾關心的熱點食品,現場進行農藥殘留、抗生素、重金屬等項目的快速檢驗并公示結果。
矛盾糾紛調處,事關社會和諧。該區正加快建設區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辦公用房,按照社會治理現代化要求,依托區綜治中心,統籌整合紀委(監委)、綜治、維穩、信訪、司法等資源力量,打造聯合調處、多元化解的矛盾糾紛解決工作模式,為群眾各類矛盾糾紛解決提供便捷高效服務,切實發揮人民調解的第一道防線作用。
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關乎每個人的健康和家庭幸福。日前,大通區醫聯體“遠程影像診斷系統”正式上線投入使用,有效提升了基層醫療服務質量。區域內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4家鄉鎮衛生院相繼聯網,方便患者就近進行DR胸片檢查,檢查數據通過達實系統內網傳輸至醫聯體上級醫院淮南陽光新康醫院影像科,影像專家實時閱片會診及影像報告簽發、審核,回傳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時打印,實現了患者“拍片在社區、診斷在大醫院”,既方便了群眾就醫,又保證了放射診斷水平的同質化,讓患者就近按照一級醫院的收費標準,享受三級醫院的診療服務。(記者 朱慶磊 實習生 宋 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