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淮河能源控股集團直面疫情、汛情沖擊,堅定信心、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取得疫情防控和經營發展“雙勝利”,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項目標任務,為企業“十四五”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項目突破,高質量發展產業鏈更長
煤炭產業不斷打造升級版。2020年,淮河能源控股集團本土煤礦精煤戰略取得成效,精煤產量創歷史新高,溢價增收12.2億元。與此同時,西部煤電基地3對礦井及配套選煤廠、鐵路全面建成投產,參股4家電廠,構建形成“煤、電、路”協同發展格局。
電力產業向做強做大轉型。該集團歷經14年鍥而不舍的潘集電廠項目實現了當年核準當年開工。至此,該集團電力產業權益規模達1673萬千瓦,是安徽電力權益規模最大的能源企業。
天然氣產業勢不可擋。截至年底,天然氣產業累計獲批10條總長1200公里的天然氣管線。煤層氣開發獲得重大突破,3口試驗井相繼點火成功,并接入省天然氣主干管網。天然氣產業初步形成“上游有氣源、中游有管線、下游有市場”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
科技提速,高質量發展服務鏈更優
該集團積極適應煤礦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發展趨勢,加快生產方式轉變,大力推進“機械化減人、自動化換人”,建成12個智能化工作面。
值得一提的是,“110工法”在色連二礦創造了推進速度最快、留巷速度最快和一次留巷最長的全國紀錄;在張集礦的成功運用,實現了全國首次應用于分層開采。此外,本土煤礦井下定向鉆孔施工巖孔深度1236米,創國內紀錄。打鉆平均臺效突破3000米,達到3071米/臺·月。
2020年,該集團圍繞能源主業重大技術難題,投入7億元開展攻關,收獲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成果,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8項。其中,一等獎6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9項。“深部軟煤原位取樣精準測定瓦斯含量關鍵技術及裝備”榮獲安徽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煤礦全斷面硬巖掘進機快速施工關鍵技術及裝備研究與應用”等5項成果榮獲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學技術一等獎。
深化改革,高質量發展價值鏈更高
2020年,淮河能源控股集團繼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一系列重點改革任務的完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增添了活力,激發了動能。
積極構建現代企業管理機制。完成總部機關機構改革,機構減少10個、精簡45%,定員減少212人、精簡58%。搭建二級平臺公司,產業劃分更加明晰,平臺運作效率更高。全面完成“三供一業”及社會職能分離移交改造,企業發展輕裝上陣。
深入推進人力資源薪酬改革。初步建立職級、崗位、薪酬、績效體系,職級薪酬套改全面完成。分類設置管理、專業、操作三大崗位序列,打破行政級別,打通不同序列崗位互轉、晉升通道,改革效應和人才活力不斷釋放。
進入“十四五”,該集團將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圍繞進一步優化產業發展格局、提升經濟運行質量、提高黨建工作實效性等重點工作,確保企業發展健康可持續,確保職工利益穩定可持續,加快建成具有區域影響力的現代大型綜合能源服務集團。(通訊員 張克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