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司法行政系統推動疫情防控工作在法治軌道上有序開展
“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勁的時候,越要堅持依法防控。”
在全市390萬人民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的斗爭過程中,法治已然成為同心抗“疫”關鍵詞,依法治疫的腳步一刻也沒有停歇。
安徽省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以來,全市司法行政系統立足職能職責,主動融入疫情防控工作大局,充分發揮法治引領、規范、保障作用,筑牢法治支點,維護法治秩序,用法治守護好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當好參謀助手,織就依法治疫防護網
法治是社會穩定的“壓艙石”。依法防控,才能穩定民心,維護社會穩定。
我市認真落實中央和省依法防控工作部署,準確把握依法防控精神要義,第一時間以市委依法治市辦名義出臺《關于為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法治保障的通知》,以法治護航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當前,我們司法行政系統要主動做好法治參謀助手,確保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各項防控工作。”市司法局局長張玉鼎介紹說,1月29日市司法局迅速牽頭成立全省第一家疫情防控法律顧問團,各縣區成立法律顧問組,全力服務疫情防控工作。
“以法治護航疫情防控,司法行政人必須勇敢站出來,我們責無旁貸!”從依法審慎決策,到依法做好疫情報告和發布,再到依法規范捐贈、受贈行為……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市疫情防控法律顧問團給出疫情防控決策法律意見建議20多條,更好發揮法治對疫情防控工作的引領、規范、保障作用。各縣區疫情防控法律顧問組也緊緊靠前,積極主動提供全業務、全時空的法律服務。潘集區專項法律顧問團7名專家為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的重大決策、處置與防控應急有關的涉法涉訴案件、信訪案件和重大突發事件等提供法律意見近30條,妥善處理疫情期間的行政復議1件、行政訴訟1件、法律援助60余件。
“線上線下”普法,凝聚同心抗疫力量
“不信謠、不傳謠,任何疫情信息都以官方發布為準”“各企業、經營者不能伸手發‘疫情財’”……1月29日,市司法局就制發全省首份政府法律顧問《致廣大市民朋友的一封信》,在新媒體廣泛宣傳疫情防控涉及的相關法律規定。
全面提高疫情防控合法合規,還要有全民守法來支撐。
防控疫情,法治同行。我市司法行政系統開展專項法治宣傳行動,按照“誰執法誰普法”“誰管理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的責任制原則,著力推進疫情防控法律進社區、進農村、進網絡、進學校、進企業、進家庭、進機關、進公共場所等基層和一線。同時,利用“報、網、端、微、屏”等非直接接觸方式,大力宣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當前防控工作有關法律知識問答》及《傳染病防治法》《突發事件應對法》等法律法規,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增強法治意識,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2月8日,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辦公室通報了全市疫情防控期間6個典型案例,及時開展向社會以案釋法工作。該通報經淮南多平臺網絡推送后,當日單條點擊閱讀量達4萬次。“以身邊人說身邊事,身邊事教育身邊人,這些典型案例的公開曝光讓我們受益匪淺!”廣大市民紛紛表示,要積極響應政府號召,自覺遵守法律規定,推動全市形成依法行動、依法行事、科學防治的法治氛圍,為打贏疫情防控這場阻擊戰注入強大的法治正能量。
法律服務“不打烊”,構筑糾紛化解“防火墻”
網上辦、掌上辦、自助辦、郵遞辦、預約辦……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市司法局制發關于疫情防控期間法律援助、仲裁、行政復議、公證等公共法律服務指引,明確服務時間、方式,向社會公告,在有效減少人員聚集,阻斷疫情傳播的同時確保群眾照常享受優質公共法律服務。
提供“空中”法律支援,讓群眾獲得“有溫度”服務。市司法局積極引導群眾向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市疫情防控工作法律顧問團、所在轄區司法所、法律服務機構App、微信公眾號等尋求電話和網絡法律服務,并積極組建“抗擊疫情心理護航服務隊”等心理咨詢團隊,通過接聽來訪者熱線電話、QQ、微信、郵箱等一系列方式進行一對一服務,為需求者做好心情安撫、緩解焦慮等不良情緒,傳遞溫暖力量。此外,市司法局正統籌謀劃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秩序恢復相應法律服務工作,擬建立疫情防控法律服務專業團隊、業務骨干先鋒隊,科學研判可能出現的各類法律糾紛走勢,加強涉疫情矛盾糾紛排查化解,開辟疫情防控法律服務綠色通道,為困難群眾提供有效法律援助。(記者 何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