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區深化平安建設,連續18年榮獲“全省綜治平安區”稱號——“平安答卷”背后的“和諧密碼”
“村里安裝了20多處攝像頭,遇到緊急情況,可撥打‘995’(‘救救我’諧音)尋求幫助,很有安全感。”說起平安大通建設,大通區孔店鄉舜南村村民蔣紅艷滿滿的幸福感。
近年來,大通區著力推進平安建設,抓基層、打基礎、常態化、創特色,奏響了平安建設大合唱,維護了社會大局和諧穩定,連續18年榮獲“全省綜治平安區”榮譽稱號。
構建“大穩定”工作體系,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在萌芽狀態
該區強化“穩定是第一責任”工作理念,健全完善政法綜治維穩信訪長效機制,形成了分工協作抓穩定、齊心協力保平安,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大穩定”工作體系。同時,進一步健全完善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網絡,按照“全面覆蓋、有效化解、多措并舉、防止激化”的總要求,深入開展“深督導、重化解、促落實”專項行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專項行動,深入開展領導干部大下訪、大接訪、回訪活動,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實現聊“家庭瑣事不出戶、矛盾糾紛不出網格、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鄉鎮街道”的工作目標。2018來,全區共排查各類矛盾糾紛312件,有效化解307件,調處化解率達98.7%。
完善“大安全”工作格局,提升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
該區聚焦提升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按照“有黑掃黑、有惡除惡、有亂治亂”的原則,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維護社會治安安全有序。扎實推進“雪亮工程”建設,將治安防范措施向基層一線延伸、向群眾身邊延伸,加快重要部位、復雜場所和農村薄弱地區公共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實現治安防控“全覆蓋、無死角”。
該區建立完善區、鄉鎮、村(社區)三級聯防網絡,各鄉鎮所在地均組建了20人的專職治安巡邏隊,推行“十戶聯防、鄰里守望、聯戶巡邏”制度;加強技防建設力度,完成了平安城市二期監控設施建設,基本實現主城區監控無縫隙、全覆蓋。各單位內部視頻監控系統建設達80%,治安保衛重點單位視頻監控系統建設達100%。農村地區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同步穩步推進,全區共有37個村(社區)安裝了視頻監控,提高了整體防控水平,有力震懾了犯罪,減少各類案件發生。
踐行“大服務”工作理念,加強對重點特殊人群和輿情管理
該區從影響社會安定的基礎性、源頭性問題著手,寓管理于服務之中,通過服務實現對重點特殊人群和輿情的管理,不斷提高綜合治理能力和水平。注重加強對特殊人群的服務管理,落實刑釋解教人員出獄出所必接必送、安置幫教政策和刑釋人員、社區矯正人員銜接管理制度,開展社區矯正對象等級評估,不斷提高社區矯正質量。2018年,全區共安置幫教對象13名,社區矯正對象57人,矯正率達100%。同時,建立健全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基層組織網絡和目標、聯動、考核工作機制,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的良好社會氛圍。
樹立“大平安”工作思路,筑牢社會和諧穩定的基層防線
該區牢固樹立固本強基理念,進一步建立健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傾的綜治、平安建設工作機制,著力構建“黨政領導、綜治協調、部門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大平安格局。
區委、區政府與鄉鎮、街道簽訂了《大通區綜治工作(平安建設)目標管理責任書》,強化落實各級平安建設的領導責任制、目標管理責任制。注重加強基層綜治平臺建設,搭建了覆蓋區、鄉鎮街道、村社區、網格的四級社會服務管理信息化系統平臺,創建省市級基層綜治工作示范中心(站)12個。平安創建進一步提質擴面,平安鄉鎮(街道)、平安村(社區)動態復查合格率96.4%,全區平安鄉鎮(街道)創建率100%,平安村(社區)創建率達到94.13%,筑牢了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基層防線。(通訊員 潘雪潔 記者 朱慶磊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