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踏著初春的瑞雪,淮南市招商引資工作會議隆重召開。市委、市政府向全市釋放鮮明而又強烈的信號,就是招商引資一刻也不能放松、項目建設一刻也不能停滯!
2015年以來,每年春節假期過后,市委、市政府召開的第一個全市性大會都是招商引資工作會議,出臺的第一個文件都是招商引資文件。這充分展示了淮南市厚植開放、強力招商、積極作為的奮斗姿態,也傳遞了淮南廣納客商、推進發展、加快轉型的堅定信心。
2018年,在招商引資突破年、項目建設提速年的帶動下,總投資267億元的中安煤化一體化項目一期建成中交,總投資350億元的恒大新能源電池項目(一期投資80億元)、總投資168億元的恒大高科農業和空港特色小鎮項目正式簽約,萬達廣場、吾悅廣場、蓋天力醫藥產業園等一批大項目竣工運行,這些項目都為淮南經濟負重爬坡、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過去的一年,在全市煤炭去產能600萬噸、煤炭行業產值減少29.6億元,淮化、德邦、宏泰等重點骨干企業停產的情況下,我市財政收入依然增長7.2%,這展示了我們在推進招商引資、加快產業轉型方面取得的成績。為此,我們要看到成績、看到光明、看到希望,不斷增強勇氣和信心!
穩增長的關鍵在于穩投資,穩投資的重點在于抓招商。春節前,市委常委會研究通過了《關于繼續開展招商引資突破年活動的意見》,確定了今年全市招商引資目標任務,并分解到了各縣區(園區)和市直各部門、各單位,新一年度招商引資的號角已經吹響。
全市上下要緊盯目標任務抓招商。抓住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淮河生態經濟帶建設和合肥都市圈發展等歷史性機遇,充分用好市場化招商引資手段,實施精準招商,堅持產業招商,注重部門招商,加強駐點招商,突出園區招商,力爭引進更多大項目、好項目落戶淮南。
全市上下要堅持領導帶頭抓招商。健全完善并嚴格執行領導帶隊外出招商工作制度,健全完善重點項目建設領導包保責任制,重點圍繞非煤產業下功夫,突出大數據、現代醫藥、食品加工、現代物流、文化旅游、健康養老等產業,著力引進國內外戰略投資者和行業領軍企業,進一步完善產業配套、拉長產業鏈條、構筑產業集群。
全市上下要優化營商環境抓招商。深入推進“四最”營商環境建設,暢通“綠色通道”,扎實推進“四送一服”雙百工程,深化“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切實提高行政審批和協調效率。堅持問題導向,破除項目落地瓶頸,針對難點問題,建立市直部門、縣區聯動協調機制,做好全過程跟蹤服務,提高簽約項目開工率、竣工率、達產率、轉化率。
一打綱領不如一個行動。目標任務已經明確,方法路徑十分清晰,關鍵在于壓實責任、狠抓落實。我們要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恒心和韌勁,把招商引資工作不斷推上新的臺階,推動由煤電“一花獨放”向非煤“萬紫千紅”轉變,奮力推進淮南轉型提速高質量發展。(本網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