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八公山區法院訴調對接中心調解了一起讓人唏噓的離婚糾紛案件。
市民張某與閃某于今年7月通過網絡聊天認識了彼此,并相互產生了好感,9月在八公山區民政局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兩人從認識到辦理結婚手續僅僅只用了2個月的時間。之后,二人便一起外出打工。在短暫的生活中,張某發現閃某并非像網上認識時那樣溫情脈脈、善解人意。現實生活中閃某的行為更是讓張某傷透了心,甚至讓張某對閃某產生了恐懼感。實在無法忍受,張某一紙訴狀訴至八公山區人民法院訴請與閃某離婚。
收到訴狀后,八公山區法院訴前調解員先通過電話了解雙方當時倆人的想法,雙方當事人都很后悔對婚姻的不慎重,認為相識時間短,也沒有感情基礎且沒有調和的可能,對離婚均無異議。但閃某情緒較為激動,認為張某結婚前隱瞞了一些情況,要求張某賠償青春損失費,并返還彩禮。了解情況后,訴前調解員對該案件進行了背對背的調解,通過訴前調解員的釋法明理和心理疏導,閃某明白了青春損失費是無理訴求,張某亦同意返還彩禮15000元。該款于簽訂離婚協議之日即付給對方。八公山區法院工作人員也及時向雙方當事人送達了調解書。
這起僅維系了2個月的婚姻,最終以雙方當事人的和平分手而告終。
(記者 陸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