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壓力,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然而卻有人利用了“可憐天下父母心”的這種心理進行詐騙。淮南潘集區某礦工人王某,就是利用了這種心理,以能安排進入某電廠工作為由,先后詐騙7人,涉案金額41400元。
8月7日,潘集區法院對這起詐騙案作出一審判決,以詐騙罪判處王某有期徒刑1年6個月,并處罰金3000元。
據了解,2014年4月,王某向岳某謊稱自己能幫人安排到某電廠工作。岳某將信息傳開后,多位欲幫孩子找工作的家長便希望通過岳某聯系王某。同年4月至7月間,王某通過中間人岳某,收取了蘆某、李某等7人培訓費現金共計41400元。王某收取費用后用于個人消費,直至案發也未能給各被害人安排工作,也未退還所得贓款。
法院經審理認為,王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取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手段,騙取他人錢財,共計41400元,數額較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另查明王某于1994年因犯流氓罪被潁上縣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四年,系有犯罪前科,應酌情從重處罰。鑒于王某在歸案后均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當庭自愿認罪,且其家人代為主動退繳全部贓款,有悔罪表現,可對其依法從輕處罰,遂作出如上判決。
法官提醒廣大家長在給孩子找工作時應通過正規的渠道,如大型招聘會、官網發布招聘信息及一些正規的求職網站,不能對托關系找工作抱有僥幸心理,要防止“竹籃打水一場空”的損失發生,勿讓犯罪分子鉆了以安排工作為由騙取錢財的空隙。
(記者 吳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