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容市貌,是城市給人們的第一印象,它既是這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實力的體現,同時也折射出該城市的文明程度。創建文明城市,共享美好生活,環境衛生是繞不開的話題。
現象一:小區里幾位特殊的“拾荒者”
在田家庵區翡翠苑小區,有幾位“拾荒者”,他們并非衣衫襤褸,也不會光挑值錢的可樂瓶,只要是小區路上、樓道口的垃圾,他們一概撿起。
他們是這個小區的物業人員和保安,平日里,他們只要看到小區里有垃圾、煙頭、廢紙,他們就一點點拾起。小區物業經理常本燈說,我們物業一起撿垃圾,這是一種肢體語言,用無聲的行動,來提醒人們改掉一些不文明行為。
常本燈告訴記者,有些人偷偷摸摸地扔,更多的人不是故意的,而是隨手扔垃圾。遇到這種情況,我們不是去制止。教訓小區業主的事,覺得不太好意思。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人家扔掉的垃圾默默撿起來。
無數次,我們小區的物業人員和保安重復著這一無聲的行動。無數人將這一幕看在眼里,時間長了亂扔垃圾的人會不好意思,時間長了,大家都自覺不亂扔垃圾了。“現在,你無論什么時候到小區來,路上根本看不見垃圾,連一個煙頭都難見到。”常本燈說。
現象二:“明明有垃圾桶,為什么不丟進垃圾桶呢?”
亂丟垃圾,無疑就是不文明行為,尤其是在公交車上亂丟垃圾,就更讓人受不了。
說起不文明乘車行為,自稱脾氣火爆的李小姐說,自己曾在車上,和一嗑瓜子到處亂噴殼的人大吵一架,“那個殼都噴到前面人的頭發上了,她不道歉,實在讓人生氣。”
“最受不了坐車一路吃東西,還亂丟垃圾。”李阿姨是3路公交車的一名售票員,她說,有些乘客將垃圾丟到座椅底下,很難清掃,工作人員一般都是戴著手套蹲下來去底下摳,“累是其次,就是覺得心里難受。”她說,“明明有垃圾桶,為什么不丟進垃圾桶呢?”
現象三:垃圾臭臭臭,居民煩煩煩
在泉山附近,通往信誼四季城的一條道路附近有兩處經常被堆放成片的垃圾,令附近的居民煩惱不已。近日,記者在這里看到,早上和傍晚不斷有市民來此傾倒生活垃圾。從路旁經過,垃圾堆里散發出來的陣陣惡臭令人作嘔。記者看到,垃圾帶分為兩處,一處位于會戰西路南側靠近西邊村子的入口處,另一處位于路邊的一塊空地上。
“一到夏天,倒在這里的垃圾如果沒有被及時清理掉,不僅滋生蠅蟲,還會散發出陣陣臭氣,讓附近的居民和路過的市民都受不了。”附近一個經營戶告訴記者,這條大家“聞之色變”的垃圾帶不僅影響了周圍環境,還影響了他的生意。據介紹,這些垃圾基本上是路兩旁生活區的住戶和做生意的經營戶倒的。“這里沒有專門傾倒垃圾的地方,大家就隨便找個地方倒了。”一位市民無奈地說。
記者采訪了附近清掃道路垃圾的幾位環衛工人。環衛工人表示,通向信誼四季城的會戰西路不屬于他們管理,但環衛部門會不定期的對垃圾帶進行義務清理。而就在他們平時負責的泉山路路面上,一些居民也常常將生活垃圾傾倒在人行道路邊,為了不影響市容環境,他們每天都要進行清理。
淮南人均日產生活垃圾0.8公斤
垃圾,是一個城市無法回避的話題,更是創建文明城市無法回避的話題。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是城市管理和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關系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淮南,這個每天產生生活垃圾近1000噸的城市,而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在九成以上。確保了城市垃圾處理的高效運轉和有序進行,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有力地促進了城市環境衛生面貌的改善。
淮南市現有城市人口122萬人,人均日產生活垃圾約為0.8公斤,生活垃圾年產約30萬噸,建筑垃圾約100余萬噸,醫療垃圾約1000余噸,每年垃圾量總體變化不大。我市環衛系統現有道路清掃保潔面積1180萬㎡,公廁215座、垃圾中轉站58座,大型生活垃圾無害化填埋處置場1座、醫療廢物處置中心1座;各類環衛專用車輛和垃圾清運機械設施174臺。
我市日保潔城區道路1180萬平方米,處置城市生活垃圾近1000噸,清掏清運糞便50余噸。城區公廁糞便處理經化糞池后進入城市下水管網,其余則定期進行清掏,集中處理。城區醫療垃圾采取焚燒處置方式進行專業處理,醫療廢物處置中心年處理醫療垃圾1800余噸。
日轉運消納生活垃圾近1000噸
淮南市城管行政執法局同志介紹,我市現有環衛工人3000多人,擔負日清掃保潔1180萬平方米城區道路和綠化帶、日轉運消納近1000噸生活垃圾、清掏清運50余噸糞便的重任。
現有生活垃圾處理場2座,包括市東部生活垃圾無害化衛生填埋場和潘集區生活垃圾處理場。潘集區垃圾處理場主要負責本轄區生活垃圾處理,年處理垃圾2.53萬噸,占全市垃圾總處理量8.05%。淮河以南四區的生活垃圾全部由市東部生活垃圾無害化衛生填埋場負責,年處理垃圾28.88萬噸,占全市垃圾總處理量的91.95%。潘集區垃圾處理場實行簡易填埋,市東部生活垃圾處理場進行無害化衛生填埋,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為91.95%。
淮南東部生活垃圾無害化衛生填埋場占地450.6畝,總庫容405萬立方米,日處理量500噸,服務年限15-20年,于2007年12月動工建設。工程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填埋庫區工程、大壩砌筑、防滲工程、滲濾液處理工程、雨污分流工程、調節池、MBR池、厭氧池、消防池、污泥池、綜合樓、綜合用房工程、進場道路建設工程、附屬建筑物及其它配套設施等,建設工程總投資1.18億元。
用生活垃圾發電,是既環保又經濟的辦法,是變廢為寶的途徑之一。在這方面,淮南也開始積極介入。淮南市城管行政執法局同志介紹,為改善西部城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現狀,我市于2009年啟動了西部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該項目占地面積約100畝,設計使用年限30年,采用循環硫化床垃圾焚燒技術,日處理600噸(近期)生活垃圾,配置2臺循環硫化床焚燒爐及2×12MW機組,總投資約3.23億元人民幣。
淮南市環衛處的負責同志告訴記者,目前淮南城市的路面垃圾清掃、運輸、處理均是科學化管理運行,城市的路面沒有垃圾死角。但淮南垃圾的最大問題在小街小巷和居民區。這就需要市民養成良好的習慣,將垃圾放到它該去的位置。
記者手記:擯棄陋習 共建文明
每個市民都是城市的主人,是城市文明的建設者,也是城市文明的受益者。創建文明城市,需要廣大市民的支持與配合。
行走在大街小巷,如果看到的是垃圾遍地,蒼蠅臭蟲漫天飛舞,你的心情是不是大為不暢?一個城市的清潔程度是一個城市文明的表現,也是一個城市的“臉面”。我們作為一名普通的城市一員,平時如果不注意一些生活的細節,胡亂丟棄生活垃圾,如食品包裝袋、口香糖、煙頭、痰漬、礦泉水瓶等。不僅會給我們的城市抹黑,還會給我們城市居民的素質打上大大的問號。
隨著夏季到來,一些腐爛的青菜,果皮等生活垃圾會更多。這些垃圾不僅會產生一些臭氣,而且還會滋生蒼蠅,臭蟲等害蟲。中國有句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信大家誰也不愿守著蒼蠅遍地的垃圾堆生活。那么如果能從我做起,每個人都養成良好的習慣,將垃圾放到他該去的位置,并分類存放,不但減輕了環衛工人的工作壓力,更重要的是在自己的舉手之勞中給別人創造了一個干凈、美麗的環境。
擯棄一個陋習,便為城市形象的提升做出了一份貢獻。營造一個文明、干凈的城市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參與。
(記者 李鈞 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