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廖凌云 通訊員 陶志宜)近日,田家庵區人民法院涉企審判團隊以“技術官”式精準調查結合“下沉”式現場調解,僅用半天時間,成功化解一起陷入僵局的買賣合同糾紛,實現“糾紛就地解決、矛盾不上交”。
該案原告為某建材商貿公司,被告林某因衛浴貨物供貨數量與原告產生嚴重分歧,堅持認為貨物短缺影響施工進度,并因此拒付剩余貨款。庭審中,承辦法官發現僅憑書面證據難以準確認定事實,遂啟動“技術官+下沉式”調解機制,組織雙方當事人共同前往工地現場進行調查核實。
法官借助屏幕共享技術,實時連線外地項目經理,同步對照施工圖紙、交貨清單與簽收記錄,逐項核對貨物型號與數量。通過依照圖紙標注區域清點未安裝貨物,并將實物與簽收單細致比對,最終查明問題實質:部分貨物因型號誤差未被使用,而非整體數量短缺。
在事實清晰的基礎上,法官現場組織開展調解,從減少損失、維護合作的角度出發引導雙方協商。最終達成一致:被告支付絕大部分無爭議貨款,原告自行收回剩余未使用貨物并承擔運費。為徹底實現案結事了,法官督促當事人當場履行。一小時后,運輸車輛抵達工地,剩余貨物經清點后裝車運離,糾紛得以圓滿解決。
項目經理感嘆:“法官能來到工地,把事實查得這么清楚,半天就解決了問題,實在出乎意料!”原告公司負責人也表示:“法院辦案扎實高效,現場解決問題,為我們企業節約了大量時間和經濟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