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與花卉——8月7日立秋。從立秋開始,陽氣漸收,陰氣漸長,陽盛逐漸向陰盛轉變。《說文》云“秋”為“禾谷熟也”,可見萬物生長從此由繁茂趨向成熟。“熱在三伏”,立秋并不代表酷熱天氣的結束,其后還有處暑,因此雖然立秋,天氣仍然暑熱,但從立秋開始,降雨逐漸減少,濕度逐漸降低。立秋三候是“涼風至”“白露生”和“寒蟬鳴”,雖然沒有植物候,但有些花卉會完美躲避烈日,追求清涼,為迎接秋天妝點出一抹靚色。立秋時節盛開的花卉主要有牽牛花(即喇叭花,旋花科番薯屬)、天竺葵(牻牛兒苗科天竺葵屬)、金盞花(菊科金盞花屬)、百合(百合科百合屬)、蝴蝶蘭(蘭科蝴蝶蘭屬)、大麗花(菊科大麗花屬)等。
淮南的立秋“花代”——紫薇又名百日紅、滿堂紅,是千屈菜科紫薇屬落葉小喬木或灌木植物,原生地是以中國為中心的亞洲東部和南部,現已遍布亞洲、南北美洲和大洋洲。紫薇花序為頂生圓錐無限花序,花軸上多個分枝都會生發眾多小花,形成圓錐狀結構,花量非常豐富。其花色艷麗,粉色、紅色、紫色、白色耀眼奪目,爭相斗艷,各具特色。淮南處于溫帶季風氣候向亞熱帶濕潤氣候過渡地帶,非常適宜紫薇生長開花,道路旁、游園里、籬道間、塘池邊到處可見。人民公園紫薇花海和龍湖路紫薇花帶都曾被媒體報道,鳳臺縣劉集鎮曾栽植紫薇600畝,60萬株紫薇鋪滿田野,爭相怒放,成為聞名勝景。紫薇花期長達百日,立秋開始進入盛花期,為此將紫薇確定為立秋時節的淮南代表性花卉。
紫薇花語與花神——明李汝珍《鏡花緣》以陸游發妻唐婉為司紫薇花仙子,以紫薇等12種花“風流自賞”“清芬宜人”,可“把袂共話”,似“投契良朋”,并呼為花中“十二友”。紫薇花語豐富,寓意深刻。因其持久美麗且不張揚,寓意女性魅力;因其存活力強且花期綿長,寓意長壽健康;因其適宜惡劣環境生長,寓意堅韌不拔;因其花團錦簇花叢密集,寓意家庭和睦。根據紫薇色彩,紫色象征高貴神秘,紅色象征熱情活力,粉色象征愛情浪漫,白色象征純潔神圣。紫薇與紫微諧音,紫微即北斗,唐玄宗曾將朝廷中書省易名紫微省,因此紫薇又象征富貴榮華。中國傳統花卉文化中,紫薇是8月花神之一,具體人物為南宋詩人楊萬里,以“誰道花無百日紅,紫薇長放半年花”道出紫薇的顯著特色。
紫薇居家栽植要訣——城市居民向陽庭院和陽臺都可栽植紫薇,具體把握要點。1.土壤。紫薇喜疏松透氣的微酸性土壤,盆栽時按腐葉土、園土、河沙比例3:2:1混合,加入骨粉或有機肥作為基肥;地栽需深翻土壤并摻入腐熟堆肥。2.光照。保持每日6小時以上直射光,夏季正午需遮陰避免灼傷;冬季防寒,地栽可覆蓋稻草或地膜,盆栽移至室內休眠。3.水分。遵循“見干見濕”原則,生長期每2-3天澆水一次,花期保持土壤微濕,冬季每月澆水1-2次。4.施肥。生長期施以氮肥為主,花芽期增施磷鉀肥,盛花期持續使用保華2號,入冬前追施一次復合肥。5.修剪。花后輕剪殘花,去除內膛枝和病蟲枝;冬末重剪,保留3-5個主枝,每枝留2-3個芽點;修剪后涂抹愈合劑防感染。
(周強 田中洋/文 田剛/圖)